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

丰野光三杰,妫庭赞五臣。

绨缃歌美誉,丝竹咏芳尘。

圣历开环象,昌年降甫申。

高门非舍筑,华构岂垂纶。

凤邸抟霄翰,龙池跃海鳞。

玉鼎升黄阁,金章谒紫宸。

礼闱通政本,文昌总国均。

调风振薄俗,清教叙彝伦。

星回应缇管,日御警寅宾。

叶上曾槐变,花发小堂春。

思挂五都冕,言访北山巾。

赫赫容台上,千祀耀平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丰野三位杰出人物,妫庭赞美五位大臣。
他们以华丽的诗篇歌颂美名,丝竹音乐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
在圣明的时期,吉祥的年份他们应运而生,如同甫申的降临。
豪门并非仅为居住,华丽的建筑并非垂钓之地。
他们的府邸如凤凰展翅,龙池中跃动着他们的才华。
他们登上玉鼎般的高位,手持金章拜见帝王。
他们在礼仪之门畅通无阻,文昌宫掌握国家大权。
他们以正风肃清不良风气,推行清教恢复伦理秩序。
星辰回应他们的管理,每日警醒众人。
岁月更迭,小堂春意盎然,象征他们的影响力。
他们渴望戴上五都的荣耀,寻求北山隐士的智慧。
他们的威望显赫,千秋万代照耀着平津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官在春日里安静居住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对历史盛世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繁荣时期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丽,如“绨缃歌美誉”、“凤邸抟霄翰”等句子,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功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文化的兴盛。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春天景色的描写,如“丰野光三杰”、“叶上曾槐变”、“花发小堂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氛围。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盛世的怀念和赞美,如“圣历开环象”、“昌年降甫申”等,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

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星回应缇管”、“日御警寅宾”,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意象结合起来,使得整体作品既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又不失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收录诗词(6)

任希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大臣,文学家。生卒年均不详。五岁丧母,哀毁天至,刻志从学。年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又三年,卒业,举孝廉。永徽初年,与郭正一、崔融等同为薛元超所荐,授著作局正字。父丧服终,迁秘书郎。虞世南甚器其人,召为弘文馆学士,俄授越王(李贞)府西阁祭酒,许王(李素节)文学。后复为弘文馆学士,终官太子舍人。著有文集十卷传于世,留世诗文仅六篇

  • 字:敬臣
  • 籍贯:棣州(今山东阳信县)
  • 生卒年:公元650年

相关古诗词

和李公七夕

落日照高牖,凉风起庭树。

悠悠天宇平,昭昭月华度。

开轩卷绡幕,延首晞云露。

层汉有灵妃,仙居无与晤。

履化悲流易,临川怨迟暮。

昔从九春徂,方此三秋遇。

瑶驾越星河,羽盖凝珠露。

便妍耀井色,窈窕凌波步。

始阅故人新,俄见新人故。

掩泪收机石,衔啼襞纨素。

惆怅何伤已,裴回劳永慕。

无由西北归,空自东南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梦中和句

故国路遥归去来,春风天远望不尽。

形式: 押[轸]韵

血书诗

物类易迁变,我行人不见。

珍重任彦思,相别日已远。

形式: 古风

腊月中与韦户曹游发生洞裴回之际见双白蝙蝠三飞洞门时多异之同为口号

山翠羃灵洞,洞深玄想微。

一双白蝙蝠,三度向明飞。

虽然有两翅,了自无毛衣。

若非饱石髓,那得凌□□。

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