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的《立冬舟中即事(其二)》,通过对自家溪边小屋和儿时记忆的描绘,表达了战乱后的家园荒凉与个人漂泊之感。首句“我家溪上白柴扉”,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然而“久别儿时旧钓矶”则透露出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哀愁。
“兵后故庐悲茂草”进一步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昔日的家园如今只剩下茂盛的野草,暗示着家破人亡的凄凉。“梦中慈母念单衣”,诗人借梦境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以及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
“千年汗竹何多错,万里浮萍未暂归”运用象征手法,将自己比作历经沧桑的汗竹和无根的浮萍,寓言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无法回归的苦楚。
最后两句“伫立悲风挥血泪,此身元不为轻肥”直抒胸臆,诗人站在舟中,面对寒风,泪水纵横,他明白自己的命运并非追求富贵安逸,而是深陷苦难之中,这体现了他的坚韧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战乱时代人们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