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绣谷访吴石仓先生(其一)

暮年词客叹晨星,独有先生尚典型。

竟日每容开卷说,余寒犹许下帘听。

残诗待补《溪堂集》,公论微存《野史亭》。

我亦执经称弟子,疏泉新坼惠山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清代朱樟的诗《同绣谷访吴石仓先生(其一)》以晚景中词客的孤独心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吴石仓先生的敬仰和对其学问风范的赞美。首句“暮年词客叹晨星”描绘了诗人自己年迈仍怀才不遇,如同黎明前的孤星,而“独有先生尚典型”则突显出吴石仓先生在学术界的独特地位和典范作用。

“竟日每容开卷说”写先生学识渊博,连日畅谈经义,令人受益匪浅,“余寒犹许下帘听”则进一步刻画出先生的谦逊与热情,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愿意倾听他人见解。后两句“残诗待补《溪堂集》,公论微存《野史亭》”暗含对先生著作的敬重,称赞他的学术成果丰富,影响深远。

最后,诗人自谦为弟子,表示愿意如泉水般汲取知识,以新坼的惠山瓶盛满智慧,表达了对吴石仓先生的景仰和向学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对学者品格的崇敬和对学术传承的期待。

收录诗词(11)

朱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鹿田,晚号灌畦叟。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历官四川江油知县、山西泽州知州。少时从学于毛奇龄,颇为所赏。官蜀中十年,取诸书所载及观察所得,著《蜀客馀谭》,另有《观树堂集》。卒年八十

  • 字:亦纯
  • 号:慕巢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同绣谷访吴石仓先生(其二)

曝画长廊趁晚晖,幽园高卧客来稀。

一春梦雨遥相忆,昨日渔舟去未归。

曳杖细寻烧笋寺,出山未办采茶衣。

武林耆旧烦收拾,忙剔银镫校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方朴山还赋溪

官烛烧残书未成,茶园归梦一帆轻。

亦知旧雨非今雨,无计留行且送行。

晓气遥收斜月路,晚潮间带落花声。

钓鱼船在深山里,弭棹同商去住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下建溪诸滩

无诸拓闽疆,山川贾馀霸。

乱石斗雷霆,终古不可罢。

轻航一鸟疾,砰湃千转下。

前舟欻然没,初见各惊诧。

须臾出白浪,回旋去如射。

生命寄柁师,与石争一罅。

在险魂屡飞,过后舌频咋。

造物产湖海,至此穷变化。

若匪众盘涡,闽溪高可泻。

仙霞插霄汉,天险此其亚。

所有纵横徒,一丸每频借。

吾闻天下雄,以德不以诈。

闽中如井底,未足供叱咤。

安得常治平,弦歌出桑柘。

形式: 古风

题黄山山人墨竹

结体欲密势欲舒,节圆叶老如草书。

吴兴已往不可作,此君顾影空扶疏。

黄山山人澹于菊,胸有千竿万竿竹。

翛然落笔电与雷,纵横幻诞何奇哉!

墨汁三升酒一斗,飒飒晴空风雨来。

蛰蛇出蠖剑出匣,夭矫老龙卸龙甲。

共道一日不可无,颇恨古人无我法。

袜材挥尽世莫知,撑肠拄腹徒尔为。

伯时画马入马腹,但恐山人变竹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