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其四)

读书不能救奇穷,旁人劝我学老农。

识字不能免愁苦,旁人劝我学良贾。

秉耒不知耘与耕,据算不知亏与盈,学农学贾皆无成。

如此迂腐君莫笑,富贵从来难逆料。

力田农,虽可为,水旱毕竟随天时。

居奇贾,虽可作,慢藏亦恐遭奇祸。

不如潜心经济与文章,始则困兮终则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作霖的《放歌(其四)》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农贾生活为题材,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读书、务农和经商的困境,揭示出看似稳定的职业实则充满变数的道理。

首句“读书不能救奇穷”表明知识并不能解决根本的贫困问题,接着“识字不能免愁苦”进一步强调即使有学问,也无法完全避免人生的艰辛。诗人通过旁人的劝说,展示了农夫和商人的生活状态:“秉耒不知耘与耕”、“据算不知亏与盈”,暗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商人的风险难以预测。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否定这些职业,而是认为“富贵从来难逆料”,暗示命运多舛,即使是努力耕田或精明经商,也难以保证最终的富贵。他提出“不如潜心经济与文章”,即投身于实际事务和文学创作,虽然起初可能困顿,但最终可能会迎来繁荣昌盛。

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起伏和选择的深思熟虑,以及对个人价值实现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2)

陈作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丁丑正月赠刘恭甫即以留别

六经厄秦火,汉儒勤考稽。

司农集大成,胸次无町畦。

后人训诂学,于兹得阶梯。

君家富经术,世业承青藜。

逮子复博洽,笺疏穷端倪。

染翰为文章,笔力追昌黎。

余事及诗赋,摆脱寻常蹊。

鸾皇发清啸,不作寒蛩啼。

我初识子时,介绍由璜溪。

龙门同御李,一见深交缔。

每当肄业顷,扃门发新题。

俭腹无可搜,音屡误雌霓。

赖子行秘书,三箧指我迷。

行随千里足,驽马亦駃騠。

名高旁人妒,往往俱遭诋。

岂无赏识者,刮目资金篦。

邑志重纂修,局开鹭坊西。

子首应徵聘,笔砚随身赍。

滥竽更及我,左右劳挈提。

体例互参酌,嘉味调盐醯。

疵颣互抉摘,良药进刀圭。

悔翁今作家,烛理如然犀。

谓我大事记,与子蓺文齐。

泰山高且峻,肯为培塿低。

既惭复以幸,黾勉事攀跻。

况此十年中,佳日常招携。

挑菜莫愁榭,采菱玄武堤。

飞霞及灵谷,穷探仙佛栖。

觞咏乐复乐,唱和赋萚兮。

他时寻爪印,历历皆鸿泥。

阳和催淑景,雪释冰流澌。

计偕期在迩,门外车驾輗。

行当与子别,一曲听歌骊。

功名亦何物,得失争虫鸡。

感子缠绵意,酒酌金玻璃。

祝我赴长安,春风健马蹄。

自分骨相寒,不称居金闺。

江南夏四月,芳草碧以萋。

会当返故里,暂离非久暌。

游览与著述,愿子其少徯。

形式: 古风

周忠毅公墨迹卷送藏焦山诗为赵季梅中翰作

我昔泛棹游焦山,曾见杨公所遗之玉带。

文襄谋略海内传,能途逆瑾功尤大。

又尝驱车上春明,得向椒山杨公祠堂亲展拜。

平生胆不借蚺蛇,尚留谏草壁间发光怪。

胜朝气节无与俦,正嘉诸臣通沆瀣。

下逮天启昏乱朝,西台謇谔洵为最。

御史周公铁作肝,立朝慷慨称匪懈。

对仗弹章劾厂公,不惮五虎十彪逞毒害。

朝归乡里暮圜扉,击佞未成甘首碎。

遗文零落不可知,傥获缣缃生敬爱。

吴江地僻公故乡,梅叟来居学官廨。

耆文好古擅风雅,休沐余闲阅书画。

贾人不识公手书,捆束牛腰市中卖。

百钱买得喜欲颠,细字联珠大编贝。

装池釐订具苦心,伏暑阑时勤晾晒。

移官携向金陵来,箧笥深藏防破坏。

因思名臣墨迹以人重,片纸俱堪阅时代。

何况草书神妙走龙蛇,居然争坐位帖同一派。

天留神物不敢私,广大流传推法界。

何妨施向枯木堂,解脱因缘两无碍。

遍徵题咏为证盟,欲令海天佛国添佳话。

永嘉方伯本通儒,护法宰官拥冠盖。

巧偷豪夺防未然,印钤朱纽篆垂薤。

从兹人胜坊间定慧寺,常同杨公玉带山门挂。

我今对此转踌蹰,绢素多年无不败。

何当镌石嵌壁间,得与松筠庵中谏草之堂遥作配。

形式: 古风

胭脂井吊张丽华

春江花月南朝冷,床下军书报边警。

狎客欢筵未及终,镜明照彻山河影。

台城古井苔花红,临春结绮楼皆空。

君王妃子甘同梦,尘飞不到潜龙宫。

国亡难备牵羊礼,碧血凝膏谁为洗。

美人至竟不负君,未共宣华人晋邸。

形式: 古风

春夜寒甚怀凤生

三月将半春未归,海棠冻僵红不肥。

满天密云悭作雨,朔风料峭寒砭肌。

此时摊书拥裘坐,微吟肯辍镫前课。

漏滴铜壶宵已深,淡月窥帘趁窗破。

北乡飞鸿逐去尘,谁怜怀远意逡巡。

深居斗室犹嫌冷,况尔风檐对策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