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钓台

霜发孤舟客,风帆七里滩。

渔家江树晚,雁影水云寒。

乡近人情好,年丰老虑宽。

归舟真误矣,何事著儒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行于江上的旅人,其形象孤独而深沉。首联“霜发孤舟客,风帆七里滩”,以“霜发”形容老人的白发,与“孤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苍凉与孤独的氛围。接着,“风帆七里滩”则勾勒出舟行于江面的动态画面,七里滩的距离既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绵延不绝。

颔联“渔家江树晚,雁影水云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凄清。渔家的灯火在江边闪烁,映衬着晚霞,而雁群的影子在水天之间飘荡,仿佛是寒冷的象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乡近人情好,年丰老虑宽”,转而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满足。虽然身处异乡,但想到家乡的温暖和丰收的年景,心中便感到一丝安慰。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也是对亲情和故乡的深深依恋。

尾联“归舟真误矣,何事著儒冠”,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他或许意识到自己不应如此孤独地漂泊,而应回归安定的生活。然而,即便如此,他仍旧保持着学者的身份,或许是对知识和学问的执着追求,亦或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故乡和家庭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50)

鲜于枢(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三首(其一)

薄宦长为客,虚名不救贫。

又看新过雁,仍是未归人。

茅屋寒谁补,柴车晚自巾。

清云有知己,潦倒若为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三首(其二)

地静莓苔合,心閒落叶深。

炎方秋尚暑,水国昼多阴。

寓意时观画,怡情偶听琴。

起予赖诗友,为尔动微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三首(其三)

身共宾鸿远,心同野鹤孤。

谋生知我拙,学稼任儿愚。

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

餐须问藜藿,兴不在莼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清明日宴集贤宋学士园时梨花盛开诸老属仆同赋

琪树吹香荡夕晖,华簪人对雪霏霏。

汉宫新火初传烛,楚女行云乍湿衣。

一片花疑蝴蝶化,满枝春想玉钗肥。

娥眉不用梨园曲,唱彻瑶台醉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