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梁霭的《春阴》描绘了一幅幽深而静谧的春日画面。首句“瑶窗几日不通曦”写出了春日阴霾连日,阳光难以穿透,暗示了窗外景色的昏暗。次句“黯黯春随镜里枝”进一步渲染了室内光线的不足,春天的色彩在镜子中显得黯淡无光。
第三句“做雨天疑烟暝夜”通过比喻,将春雨比作烟雾,营造出朦胧的夜晚氛围,仿佛天与地融为一体。第四句“倚栏人似梦回时”则借主人公倚栏远眺,流露出一种梦境般的恍惚感,似乎从沉思中醒来。
接下来,“花阴匝地凉如水”描绘了花影斑驳,地面清凉如水,给人以宁静之感。“柳色遮帘淡入诗”则以柳树的轻柔色调和稀疏的帘幕,增添了诗意的意境。最后一句“晕碧楼台成画本,独怜风峭燕归迟”,以楼台倒映在碧波之上,如同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这幅春阴图的深深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燕子迟迟未归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阴霾中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