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十二)九月十二夜务亭作

碧浸澄沙上下天。曲堤疏柳短长烟。

月明不待十分圆。

凿落未空牙板闹,阑干久凭夹衣寒。

婵娟薄幸冷相看。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清澈的湖水映照着天空和沙滩,弯曲的堤岸上稀疏的柳树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
明亮的月光并不需要等到完全圆满时才显现。
酒杯还未空,宴会上的音乐热闹非凡,人们倚着栏杆,尽管穿着夹衣仍感到寒冷。
美丽的月亮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仿佛对人间的欢乐无动于衷。

注释

碧浸:清澈的湖水。
澄沙:沙滩。
上下天:天空和沙滩。
曲堤:弯曲的堤岸。
疏柳:稀疏的柳树。
短长烟:淡淡的烟雾。
月明:明亮的月光。
十分圆:完全圆满。
凿落:酒杯。
未空:还未空。
牙板闹:音乐热闹。
阑干:栏杆。
久凭:长久倚靠。
夹衣:夹衣(保暖衣物)。
寒:寒冷。
婵娟:美丽的月亮。
薄幸:冷漠无情。
冷相看:冷漠地注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静谧图景。"碧浸澄沙上下天"中,“碧”形容水色,"浸"则是水流潺潺之声,这两字表明了水清而且流动,"澄沙"指的是河滩上的细沙被清水冲洗得干净透彻,上下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如同天地之间的境界。接着“曲堤疏柳短长烟”一句,则描写了蜿蜒曲折的小路两旁,疏疏朗朗的柳树随风摇曳,柳絮如细烟般飘动。

"月明不待十分圆"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即便不是完全圆满,也已经足以令人心旷神怡。下一句“凿落未空牙板闹”中的“凿落”指的是夜深人静时,偶尔传来的敲击木鱼的声音,“未空”则表明时间还不到,"牙板"是佛寺中用的一个打点的工具,而“闹”则表示声音连绵不绝。

接下来的“阑干久凭夹衣寒”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在务亭上静坐时,身体倚靠着栏杆,时间久了,不禁感到一些凉意,于是穿上了夹衣以保暖。最后,“婵娟薄幸冷相看”则透露出一种淡漠的情感,"婵娟"形容美好而不真实的样子,"薄幸"指的是人世间的情谊浅薄,而“冷相看”则表达了面对这种情形时的冷漠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夜晚氛围的细腻描绘,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月亮的喜爱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七)咏梅

月样婵娟雪样清。索强先占百花春。

于中烛底好精神。

多恨肌肤元自瘦,半残妆粉不忺匀。

十分全似那人人。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十七)访吴中朋友

锦里无端无素书。长安秋晚忆家无。

故人来此尚踟蹰。

旧事殷勤休忘了,老来凄断恶消除。

小楼雪夜记当初。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十三)月夜对梅小酌

蜡烛花中月满窗。楚梅初试寿阳妆。

麒麟为脯玉为浆。

花影烛光相动荡,抱持春色入金觞。

鸭炉从冷醉魂香。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四)仲冬朔日,独步花坞中,晚酌萧然,见樱桃有花

小圃韶光不待邀。早通消耗与含桃。

晚来芳意半寒梢。

含笑不言春淡淡,试妆未遍雨萧萧。

东家小女可怜娇。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