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三醉石

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

怜此高阳徒,如乐华胥域。

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形式: 古风

翻译

巍峨的八仙坛上,有块名叫三醉石的奇景。
我同情这些高阳酒徒,他们在如同仙境的华胥国中寻欢作乐。
那是一个憔悴的水边人,独自清醒,实在令人惋惜。

注释

巍巍:形容高大雄伟。
八仙坛:道教传说中的神仙聚会之地。
三醉石:可能指一块形状奇特、引人醉倒的石头。
高阳徒:借指喜好饮酒的人。
华胥域:传说中的理想乐土。
憔悴:形容面容瘦弱、精神疲惫。
泽边人:生活在水边的人。
独醒:指清醒独立,不同于周围沉迷的状态。
可惜:表示遗憾或惋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上的八仙坛和其上的三醉石,诗人范仲淹借此表达了对那些如同古代贤士高阳徒般逍遥自在的人们的羡慕。他惋惜现实中的人们,特别是那些身处困境、孤独清醒的人物,未能享受到像华胥国那样的理想境地。整首诗寓含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困顿状态的感慨。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三)二室道

太室何森耸,少室欲飞动。

相对起云霞,恍如游仙梦。

何以宠此行,行歌降神颂。

形式: 古风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五)玉女窗

窈窕玉女窗,想像玉女妆。

皎皎月为鉴,飘飘霓作裳。

莫学阳台梦,无端惑楚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六)玉女捣衣石

但见岩前砧,谁闻月下杵。

金文与铁色,璨璨知千古。

试问捣衣仙,何如补天女。

形式: 古风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四)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中峰

白云随人来,翩翩疾如马。

洪崖与浮丘,襟袂安足把。

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