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菜,并引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秋天来临,东园里霜露满地,
萝卜丛中生出新芽,芥菜也繁衍了后代。

注释

秋来:指秋季的到来。
霜露:秋天的露水和霜冻。
东园:东方的园子,泛指菜园或农地。
芦菔:萝卜的别称。
生儿:生长出新的幼苗。
芥有孙:芥菜结出了种子,比喻繁殖繁盛。
我与何曾:我和何曾,何曾是诗人自指。
同一饱:同样满足于温饱。
何苦:何必,为什么。
鸡豚:鸡和猪,泛指家禽和家畜,代指食物。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 撷菜》。诗中通过撷取园中的芦菔和芥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强大的赞美,以及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秋来霜露满东园"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东园中因秋风降临而布满了 霜露,生机勃勃。"芦菔生儿芥有孙"则形象地展示了植物繁衍的景象,芦菔和芥菜都已经生出了新的生命,这是自然界循环不息的一个缩影。

"我与何曾同一饱"表达的是诗人在劳作后,与大自然中其他生命共同享受食物带来的满足感。"不知何苦食鸡豚"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奢侈和不平等有一定的批判态度,反思为什么人们要追求吃山珍海味,如鸡豚(小鸡)这些奢侈的食物,而忽略了简单的自然恩赐。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悼朝云,并引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丙子重九二首(其一)

三年瘴海上,越峤真我家。

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

惟有黄茅浪,堆垄生坳窊。

蜑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楂。

何以侑一樽,怜翁馈蛙蛇。

亦复强取醉,欢谣杂悲嗟。

今年吁恶岁,僵仆如乱麻。

此会我虽健,狂风卷朝霞。

使我如霜月,孤光挂天涯。

西湖不欲往,暮树号寒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丙子重九二首(其二)

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

馀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

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

此水与此人,相追两沄沄。

老去各休息,造化嗟长勤。

佳哉此令节,不惜与子分。

何以娱我客,游鱼在清濆。

水师三百指,铁网欲掩群。

获多虽一快,买放尤可欣。

此乐真不朽,明年我归耘。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