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其七)

此香堪笑又堪悲,刚把愁肠说向谁。

冶父山前曾落节,千钧之重一毫釐。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翻译

这香气让人既想笑又想哭,刚刚倾诉完愁绪又能向谁述说。
曾在冶父山前丧失节操,如同千钧重物系于毫厘之间。

注释

此:这。
香:香气。
堪:可以,值得。
笑:欢笑。
悲:悲伤。
愁肠:内心的忧愁。
向谁:向谁诉说。
冶父山: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巢湖市一带。
曾:曾经。
落节:失去节操,指行为不检点。
千钧:极言重量大,比喻极大的压力或责任。
之:的。
重:重量。
一毫釐:极其微小,形容极轻或极小的分量。

鉴赏

这首诗以香为引,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和矛盾的情绪。"此香堪笑又堪悲",这里的"香"可能是象征诗人内心的情感或遭遇,既可令人感到欢愉,也可能引发哀愁,这种两面性让人既想笑又想哭,反映出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刚把愁肠说向谁",诗人试图找寻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但愁绪深重,似乎无人能真正理解或分担。这表达了孤独和无处排解的苦闷。

"冶父山前曾落节",此处可能暗指诗人过去的某个失落时刻,如同冶父山前的节操或理想被折断,暗示了曾经的挫折或牺牲。

"千钧之重一毫釐",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承受的压力极大,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或决定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难和抉择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香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苦闷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宋代理学盛行,诗中流露出的哲理意味,正是那个时代思想的反映。

收录诗词(50)

释普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戢庵居士竹亭

疏疏绿叶起清风,屈指巡檐数不穷。

幽致果然难比况,此君未必在其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自赞(其二)

妙在转处,密在汝边。绘予面目,正中乖偏。

踏翻却谢郎船。不拨万象,火冷灰寒。

我有丰子分,谁道不完全。

十分狼藉难收拾,微风吹动碧琅玕。

形式:

布袋和尚赞

山月未出,海云忽飘。瞑目而坐,归路迢迢。

布袋里头无长物,许谁胡蝶梦溪桥。

形式: 押[萧]韵

百丈大师赞

亲见马簸箕,面目甚奇怪。

鼻痛野鸭飞,漆桶好不快。

只见祥麟一角尖,定知罪犯弥天大。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