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送张敬夫栻以追送不作远为韵赋诗五章藉手言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的离愁。
"平生赋褰裳,亲意许从师。" 这两句表达了长久以来的交往以及彼此间的情谊和信任,就像是穿上了一件温暖的衣裳,充满了亲密和尊敬之情。
"四海非不广,独仰大雅姿。" 这里通过对广阔世界的描述,强调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崇高评价和敬意,只有那份高洁与伟大的气质,才能配得上这份友谊。
"逡巡一再见,惨憺已复辞。" 逡巡指的是反复地走访,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朋友频繁探望的心情和不舍的情感,以及在分别之际所表露出的哀伤。
"霜风送旌节,远目不可追。" 这里借用自然景象来形容友人的离开,霜风指的是秋天的凉风,旌节则是古代官员出行时用的旗帜,用以比喻朋友已经远去,视线所及之处已无法再见到他的踪迹。
"挟经问疑义,倘许结后期。" 挟经指的是携带着书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相会,共同探讨学问中的疑难问题,并且期待着那个时候的重逢。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深刻描绘和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