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采桑子》(其一)春日寄怀纫兰妹许庭珠林风,由清代诗人李佩金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思乡之情,充满了哀愁与思念。
“年年望断春江碧”,开篇即以“春江碧”渲染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然而“望断”二字透露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怕倚层楼,不忍凝眸”,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她害怕登高远眺,因为那会让她更加难以抑制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直视那令人心痛的距离。
“山外云山愁更愁”,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愁更愁”的递进,展现了主人公思绪的无限延伸和深沉的哀愁。山外的云山不仅映衬出自然界的壮丽,也象征着主人公心中的遥远与不可触及,加深了思念的痛苦。
“凄凉远梦惟灯见,数尽莲筹”,在夜深人静之时,主人公只能在梦中与亲人相聚,而梦醒时分,只有孤灯相伴。她试图通过“莲筹”来计数时光的流逝,但这种努力显得徒劳无功,反增哀愁。这里运用了“莲筹”这一传统习俗,增添了文化韵味,同时也强化了时间的无情和思念的无果。
“闲却香篝,人在春风冷似秋”,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极致。虽然正值春日,但主人公的心境却如同秋天般寒冷,连香炉中的香气也无法驱散心头的寒意。她独自一人,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为敌,唯有孤独陪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春日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哀愁。词中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抒发,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