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乐亭

林亭虚敞依金地,终待休官此结庐。

因共支公话空理,人中清乐更无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渴望归隐的官员对清乐亭的向往之情。诗中的“林亭虚敞依金地”一句,以“金地”象征高洁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接着,“终待休官此结庐”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希望在退休后在此建屋定居的心愿,展现了他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憧憬。

“因共支公话空理”一句中的“支公”可能是指一位高僧或隐士,与之交谈的是探讨空理,即佛教中的空性理论,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最后,“人中清乐更无如”则表达了在人间能体验到的清雅之乐,没有比这更让人满足的了,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乐亭所代表的宁静、和谐生活的极度喜爱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精神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1)

钱师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寄赠四明宝云通法师(其一)

海角复天涯,形分道不赊。

灯清读圜觉,香暖顶袈裟。

戒比珠无类,心犹镜断瑕。

平生赖慈眼,南望一咨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诗寄赠四明宝云通法师(其二)

相望几千里,旷然违道情。

自兹成乍别,疑是隔浮生。

得旨探玄寂,无心竞利名。

苑斋正秋夜,谁伴诵经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灵云和尚颂

三十年来祇如常,叶落几回放毫光。

自此一去云霄外,圆音体性应法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偈(其一)

三棒愚痴不思议,浩浩溶溶自打之。

行来目前明明道,七颠八倒是汝机。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