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

六朝事迹今何在,禾黍离离满地愁。

商女隔江犹唱曲,远人怀土莫登楼。

潮随雁落回京口,山作龙蟠护石头。

记近酒家曾夜泊,秦淮寒月照孤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金陵怀古》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对六朝古都金陵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

首句“六朝事迹今何在”,开篇即以问句引出对往昔繁华的追思,六朝的辉煌已成过往云烟,引发读者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接着“禾黍离离满地愁”一句,以自然景象喻指历史的痕迹,满地的禾黍象征着往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荒凉,满含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哀愁之情。

“商女隔江犹唱曲,远人怀土莫登楼。”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和对比手法,商女在江边继续唱着那熟悉的曲子,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而远方的人们却因思念家乡而不敢轻易登楼,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潮随雁落回京口,山作龙蟠护石头。”这两句描绘了金陵的地理风貌,潮水随着大雁南飞至京口,山峦如龙般守护着石头城,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对金陵作为战略要地的历史地位的肯定。

最后,“记近酒家曾夜泊,秦淮寒月照孤舟。”诗人回忆起曾经在秦淮河畔的酒家夜泊的情景,此时月色寒冷,映照着孤独的小舟,这一画面不仅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凄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壬申除夕

吊影灯前泪满腮,听儿忆母哭声哀。

宜春帖子何心写,守岁家筵不忍开。

老景此时无可奈,新年明日又还来。

梅花笑我头斑白,消得屠苏更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癸酉岁旦

献岁先来问有谁,卧听风雨起偏迟。

去年举案人犹在,今日沾衣我独悲。

禹锡魂消伤往赋,安仁情见悼亡诗。

半生落魄如閒过,头白艰难值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林泉留宿听钟有感

客檐卧听禁城钟,蛮帐低垂旧紫茸。

窗眼月斜天未晓,瓦沟霜白景初冬。

千年华表无归鹤,十月寒潭有蛰龙。

拥被自扪丁固腹,老来无复梦生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耕隐为黄彦正三首(其一)

诛茅结屋向东菑,为圃为农亦有师。

每引渔樵听客话,须将稼穑教儿知。

秋风稻熟鸡先啄,春雨芝香鹤不饥。

庞老从归鹿门后,诸人罕见入城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