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千义军守陴哭。城中天子亦食粥。
谁欤守者索都督。长安城阙生蒿莱。
长安城门不肯开。车骑来,万户来。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城池被围困,士兵和百姓生活困苦的场景。通过“一千义军守陴哭”、“城中天子亦食粥”,展现了战争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人民生活的艰辛。接着,“谁欤守者索都督”一句,可能暗示了在混乱中寻找领导者的艰难,以及权力结构的动摇。最后,“长安城阙生蒿莱”、“长安城门不肯开”则进一步渲染了战后的荒凉景象,城市仿佛被遗忘,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秩序。
“车骑来,万户来。”可能象征着救援或敌军的到来,给原本绝望的局势带来了一丝变化,但具体是好是坏,还需读者根据上下文和历史背景进行解读。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战乱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不详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绵绵延延,华光烛天。正气萃此者,五百二十六年。
时巳过,运乃昌。朱旗卓地一丈长。
金符落天走建康。化龙一马兴真王。
龙为王,马遂亡。
鸡三声,客三唤。起视东壁有疏灯,启明光已乱。
英雄乘时空浩叹,元明之间久无旦。
王与马,共大下。将军前,丞相亚。将军无谋丞相诈。
丞相谓将军,三州势堪藉。事成为王失为霸。
呜呼将军遽叱咤。鼓频频,肆逆氛。
丞相大义已灭亲。白旗悬首烦将军。
慎勿学,楚囚对。慎勿酒,新亭泪。天茫茫,天方醉。
人茫茫,人方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