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

辛巳年冬导驾行,朝从太庙出青城。

雪迎天仗徐徐舞,日向龙颜淡淡明。

不待衔枚人自肃,惟观夹道喜相仍。

今朝倍复如初盛,遥拱神京空此诚。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辛巳年冬天皇帝出行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庄严而祥和的氛围。首句“辛巳年冬导驾行”,简洁地勾勒出时间与事件的背景,暗示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朝从太庙出青城”一句,不仅点明了出发地点,也暗含了对祖先的敬仰与对国家传统的尊重。

“雪迎天仗徐徐舞,日向龙颜淡淡明。”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以雪花的轻盈与缓缓移动的仪仗队,以及逐渐明亮的日光,共同营造了一种既庄重又不失温柔的气氛。雪花的“舞”字,赋予了自然景象以动态美,而“淡淡明”的日光,则体现了日出时分的柔和与温暖。

“不待衔枚人自肃,惟观夹道喜相仍。”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秩序井然与民众的喜悦之情。在古代,士兵们常需衔枚以保持安静,但此处却说“不待衔枚人自肃”,说明百姓自发地保持了庄重与秩序,这反映了他们对皇权的敬畏与对国家安定的期待。同时,“惟观夹道喜相仍”则通过描绘道路两旁人们相互祝福的场景,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民内心的喜悦。

最后,“今朝倍复如初盛,遥拱神京空此诚。”这两句表达了对当前盛世的赞美与对未来国家繁荣的期许。诗人通过“倍复如初盛”强调了当下的繁荣景象超越了往昔,而“遥拱神京空此诚”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历史传承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宋代宫廷出行的庄严仪式与民众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强盛与和平稳定的深深期盼。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至日依韵和老杜五首(其一)

岁月惊如弩发床,千官坛下又成行。

燔柴香蔼六变乐,奠玉殷勤三上香。

当日佩綪躬进酒,兹辰目断望垂裳。

端诚舞蹈无因预,空想中天瑞气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至日依韵和老杜五首(其二)

蛮风吹鬓鬓毛斑,非复登楼旧日颜。

上主亦应怜久窜,孤臣尤切望今还。

金鸡欢动栏杆外,綵服光生骨肉间。

归去此恩何以报,惟将香火祝南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至日依韵和老杜五首(其三)

黄宫初气重氤氲,喜色朝来便着人。

知有归期亲望我,更无它事我思亲。

堂前献寿开金盏,岭外蒙恩戴玉宸。

一笑承颜胜六印,功名岂复羡仪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至日依韵和老杜五首(其四)

当关无复守门催,欲晓鸡声唤起来。

一炷寿香瞻白发,三杯贺酒写红灰。

看棚尚倚天街柳,恩信先通桂岭梅。

但喜奉身归膝下,自馀皆是鲁禽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