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章懋所作的《哭外舅郭公(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外舅郭公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少日东床夸坦腹”,描绘了年轻时的郭公,以坦诚和豪迈的形象示人,可能是在某个场合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或个性,赢得了他人的赞誉。这里运用了“东床快婿”的典故,原指东晋时期王羲之在少年时,因性格豪放而被称作“东床快婿”,后泛指才子佳人。此处借指郭公年轻时的风采。
次句“年余四十竟浮沈”,转折点出现,描述了郭公年过四十后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浮沈”二字,形象地表现了郭公晚年生活的起伏不定,可能是事业上的波折,也可能是人生境遇的多变。这一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郭公从年轻时的辉煌到晚年生活的变迁。
接下来,“自惭不是奇男子,空负平生择婿心。”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郭公的评价和感慨。诗人认为自己并非那种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未能成为郭公心中的理想女婿人选,这既是对郭公眼光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能达到郭公期望的一种自我反省。同时,这也流露出诗人对郭公深厚情感的寄托,以及对未能实现与郭公结为亲家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郭公生前形象的描绘和对两人关系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郭公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未能成为郭公理想女婿的自责。诗中既有对逝者的缅怀,也有对个人成长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