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十二首(其十)

晨出进贤门,南向望东乡。

清川激崇岑,弥野何茫茫。

白骨皓四隅,群鸟噪枯桑。

阖门已杀戮,鸱鸮复来翔。

日昃时易冥,漏网顿天纲。

思此愁我心,还车眺河梁。

玄鹤靳高鸣,于世常激昂。

一逝声影灭,谁哉见孤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杂诗三十二首(其十)》描绘了一幅早晨出门远望的凄凉景象。诗人从进贤门南望,眼前是清澈河流冲击着崇高的山岭,原野广阔而迷茫。他看到白骨遍野,群鸟在枯桑上哀鸣,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生灵涂炭。家门之内也遭受了杀戮,连凶猛的鸱鸮都敢飞来。随着时间推移,天色渐暗,漏网之鱼仿佛打破了天道的秩序。

诗人内心充满忧虑,返回时遥望河上的桥梁,感叹世间玄鹤虽有高洁之志,但一旦逝去,其声音和身影也随之消失,只剩下孤寂飞翔的身影。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乱世的悲愤与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杂诗三十二首(其十一)

登山望四海,日夕忽至沉。

俯身眺城廓,痗然沾我襟。

交路夹芳兰,逝驷何骎骎。

朱树蔼閒榭,奇巧媚荒淫。

北里进异舞,高唐呈妙音。

纤罗振芬芳,朝云递嘉吟。

不见秋至草,零落愁春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诗三十二首(其十二)

兀然坐空堂,戚戚怕窃悲。

旷世怀一鸣,燕雀翻见欺。

恶名收范公,文致诋朱熹。

身亲罔自明,万世余焉知。

霜露陨华草,憔赣今其时。

百年俟论定,恃此良可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诗三十二首(其十三)

倚闾迟佳人,日莫期不来。

拂衣舍之去,去上延秋台。

旗旌蔽原坂,鼓角鸣且哀。

黄鹄翔不下,腐鼠鸱见猜。

壮士愤国难,抚剑但徘徊。

白日倏西倾,怆惋肝肺摧。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杂诗三十二首(其十四)

灼灼缀枝华,荣艳一何好。

朝阳溢其葩,馀光照寒槁。

冠盖沓衢路,致身竞先早。

磬折名誉场,销铄成丑老。

一夕不复晨,陨落随秋草。

逍遥可竟世,繁华讵足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