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其六)

酒中渍后香尤烈,笛里吹来韵更清。

此韵此香来处好,此时消得一凝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酒经过浸泡后香气更加浓郁
笛声吹出的旋律更为清新

注释

酒:经过发酵的饮品。
渍:浸泡。
香:香气。
尤:尤其。
烈:强烈。
笛:竹笛。
吹:吹奏。
韵:音乐的节奏或旋律。
更:更加。
清:清澈,清新。
此:这。
韵此香:这种旋律和香气。
来处好:来源之处特别好。
时:时刻。
消:消解,度过。
得:能够。
一凝情:一种凝聚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其六)》中的第四句和第五句。诗人通过描绘酒中的梅花香气更加浓郁,笛声中梅花的韵味更为清雅,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他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香气和韵味的来源地——城南张园,以及在这样的时刻,梅花带来的深深情感触动。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和渲染的手法,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意境优美、情感丰富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其五)

梅台赏罢意何如,归插梅花登小车。

陌上行人应见笑,风情不薄是尧夫。

形式: 七言绝句

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其四)

红日坠时情更切,玉山颓处兴还深。

攀条时拣繁枝折,不插满头辜此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其三)

清香冷艳偏多处,猛雨狂风未有前。

赏意正浓红日坠,如何既去遂经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其二)

折来嗅了依前嗅,重惜清香难久留。

多谢主人情意切,未残仍许客重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