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南轩先生卷云亭望岳麓积雪分韵得初作二字

新元既涉九,腊尾春未初。

司寒励馀职,飞雪来庭除。

因风稀复密,潜阴惨还舒。

瑞色入陇麦,祥膏润园蔬。

未足映书读,已宽带经锄。

和气融比屋,所积惟林庐。

怅焉起遐观,未知问所如。

南轩笑领客,操已敢作疏。

岂无门下生,不肯升篮舆。

冲泥按徐辔,秀句生蹇驴。

卷云毕清集,湖山眇开予。

蜿蜒翠麓中,万瓦参琼琚。

急扫供茗事,隔江竟烦渠。

终日乐未央,不为食有鱼。

十韵分九人,其一固闰馀。

并以属汰砾,敢下冯妇车。

屯云方杂沓,二白难踌躇。

须公专吟笔,载赓仍屡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雪后初晴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在卷云亭中观赏岳麓积雪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飞雪、瑞色、祥膏、林庐、湖山、翠麓、万瓦、琼琚等,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句“新元既涉九,腊尾春未初”点明时间背景,新年的开始,腊月的尾声,春天尚未完全到来。接着,“司寒励馀职,飞雪来庭除”描述了冬天最后的职责——继续降雪,雪花飘落在庭院之中。随后,“因风稀复密,潜阴惨还舒”描绘了风中雪花时而稀疏时而密集,天气时阴时晴的变化。

“瑞色入陇麦,祥膏润园蔬”则表达了雪花对农作物的滋润作用,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未足映书读,已宽带经锄”暗示了农事即将开始,人们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和气融比屋,所积惟林庐”进一步描绘了温暖和谐的氛围,积雪覆盖的房屋显得格外宁静。

“怅焉起遐观,未知问所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却不知该去哪里寻找。“南轩笑领客,操已敢作疏”则描绘了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欣赏美景的场景,气氛轻松愉快。“岂无门下生,不肯升篮舆”表达了诗人对某些人的邀请被拒绝的遗憾。

“冲泥按徐辔,秀句生蹇驴”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骑驴游览的情景,即使在泥泞的路上也充满诗意。“卷云毕清集,湖山眇开予”则描绘了云雾散去,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的壮观景象。“蜿蜒翠麓中,万瓦参琼琚”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翠绿,屋顶与雪花相映成趣的画面。

“急扫供茗事,隔江竟烦渠”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准备茶水,享受片刻宁静。“终日乐未央,不为食有鱼”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快乐无比,不因食物而感到满足。

“十韵分九人,其一固闰馀”表明了诗歌的结构和创作过程,每韵分给不同的人,其中一人因是闰月而有所区别。“并以属汰砾,敢下冯妇车”表达了诗人对参与创作的每个人表示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对某些人的谦逊态度。

“屯云方杂沓,二白难踌躇”描绘了云层厚重,难以分辨的情况。“须公专吟笔,载赓仍屡书”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友人继续创作,共同完成作品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观和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时可席上喜雪分韵得水字时予后至周希稷期而不集

寒威逼重帏,皓彩堕庭戺。

不谓晦日愁,乃有丰年喜。

更长要深杯,客缓愧停己。

后来固自佳,不至犹可纪。

传香共分题,索笑惊落纸。

摩挲玉梅瓶,冻合西湖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次韵黎师侯登王叔武文昌阁看雪

春雪如过客,所止留莫住。

但见空中驰,机心逐鸥鹭。

度腊凛馀寒,同云忽朝聚。

乍看鲛泣珠,渐觉柳飘絮。

少焉有矜色,琼枝斗玉树。

登临须胜流,著我觉形污。

北山鲜明姿,爱客急修具。

坐间两荆州,翛然隐风度。

更著老弥明,清谈屋瓴注。

客醉主亦欢,主醉客即去。

剥啄凤沼来,忽得石鼎句。

便可当画图,却将醒眼觑。

形式: 古风

次韵转庵用山谷半字韵见寄

居閒数相过,每语夜参半。

稍作一日疏,已起三秋叹。

老去惜光阴,欢来犹把玩。

去年掺袂别,转首抟沙散。

恍思麇鹿侣,岂是鸳鹭伴。

拂龟信逢辰,听鸡虞失旦。

冉冉金阶趋,穆穆玉皇案。

端笏俨一夔,曳履仪十乱。

咸德足享天,旅荐洁初盥。

疲驽亦自鞭,百驾祇恐缓。

以兹故山梦,累累若珠贯。

佳句自山来,居然起衰愞。

平生锦绣肠,不复置冰炭。

室迩犹远思,迢迢况闽馆。

加意松柏姿,聊逐桑榆暖。

归投玉女壶,天当一笑粲。

形式: 古风

次韵书怀

世味真嚼蜡,閒趣觉隽永。

闭门读旧书,拓牖豁微囧。

窥道忘一斑,反身得三省。

佳人不可招,妙处谁与领。

未刖聊晨门,已献那泣郢。

向来真左计,只合事幽屏。

感君汪洋陂,洗我荣辱境。

逢原得新功,馀润及古井。

笔端有辘轳,句法见驰骋。

梅花动乡思,霜风吹鬓影。

言归日在念,未策心已警。

咫尺看白云,祇隔冯公岭。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