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其一)杨柳枝

灵和风暖太昌春,舞线摇丝向昔人。

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真]韵

翻译

春风和煦在太昌,昔日人们欣赏着舞动的丝线。
哪里比得上清晨江面雨后的景象,一行行如画卷般隔水相望。

注释

灵:美好的。
和:温和的。
风:风。
暖:温暖。
太昌:地名,可能指某个春天气息浓厚的地方。
舞线:舞动的丝线,可能指风筝或纺织品。
摇丝:舞动的丝线。
向昔人:向着过去的人们展示。
何似:哪里比得上。
晓来:早晨。
江雨后:雨后的江面。
一行:一行行。
如画:像画一样。
隔遥津:隔着遥远的渡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灵动的笔触,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向往。

“灵和风暖太昌春”,这里的“灵和”指的是柔和、温馨的风,“太昌春”则是大好的春天。诗人以此开篇,营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氛围。

“舞线摇丝向昔人”,这句话中“舞线摇丝”形象地描绘了柳絮随风飘扬的景象,而“向昔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这里的“昔人”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或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抽象称呼。

接下来的两句,“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则描绘了一场春雨过后的清新景色。“晓来江雨”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而“一行如画”则是对春日江景的高度赞美,表明这一切都像精心绘制的一幅画一样美丽。最后,“隔遥津”则增添了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之美的描写,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7)

孙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其二)杨柳枝

彭泽初栽五树时,只应闲看一枝枝。

不知天意风流处,要与佳人学画眉。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支]韵

杂曲歌辞(其三)杨柳枝

暖傍离亭静拂桥,入流穿槛绿摇摇。

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萧]韵

杂曲歌辞(其四)杨柳枝

春来绿树遍天涯,未见垂杨未可誇。

晴日万株烟一阵,闲坊兼是莫愁家。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麻]韵

杂曲歌辞(其五)杨柳枝

十首当年有旧词,唱青歌翠几无遗。

未曾得向行人道,不为离情莫折伊。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