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浮欲卜居霅川而未决再用韵趣之

君如夏日槐,浓阴正亭午。

我如秋渚莲,心老味加苦。

卜居既未果,会面真堪数。

二米同一稃,何时如秬黍。

我今居异邦,一齐咻众楚。

出门无所诣,欲话谁晤语。

盍念荆同生,毋忧豆逢煮。

急来共伏腊,相与续妣祖。

昔人兄弟多,八龙及三虎。

安有予二人,而堪长龃龉。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像夏天的槐树,浓密的阴凉正值正午。
我像秋天水边的莲花,心已老去,滋味更加苦涩。
虽然选择居住还未定下结果,相见的机会真是少得可怜。
我们如同一粒稻谷中的两颗米,何时能像秬黍一样紧密相连。
如今我身处异国他乡,周围都是陌生的声音和习俗。
出门无处可去,想找个人说话都难。
何不怀念共同生活的朋友,不必担心我们的关系被误解。
在紧急时刻,让我们一起过冬节,延续祖先的传统。
古人兄弟众多,有的如龙,有的如虎,
哪有我们两个,却总要争吵不断。

注释

君:你。
如:像。
夏日:夏天。
槐:槐树。
浓阴:浓密的阴凉。
正亭午:正值正午。
我:我。
秋渚莲:秋天水边的莲花。
心老:心已老去。
卜居:选择居住。
会面:相见。
堪数:少得可怜。
二米:两颗米。
同一稃:一粒稻谷中。
秬黍:紧密相连的黍子。
异邦:异国他乡。
咻众楚:周围都是陌生的声音。
诣:去。
晤语:说话。
荆同生:共同生活的朋友。
豆逢煮:关系被误解。
伏腊:冬节。
相与:一起。
妣祖:祖先的传统。
昔人:古人。
予二人:我们两个。
长龃龉:总是争吵。

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槐树和秋日莲花为喻,表达诗人对卜居霅川的犹豫和内心的苦涩。诗人将自己比作秋天的莲花,虽然身处异乡,如同莲子心老,滋味更苦。他感叹与朋友相聚的机会少,如同谷物中的两种米难以合一。诗人寓言中提到的“二米同一稃”象征着与家乡的联系,以及对团聚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卜居既未果”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会面真堪数”则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度佳节,延续祖先的传统,同时也提及古人兄弟间的和睦,反问自己为何不能像他们那样和谐相处,暗示了与人交往中的摩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收录诗词(177)

高斯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独坐有感

三年三中秋,月作一样奇。

清贫不设客,老倦不吟诗。

今年更凄凉,儿孙锁秋闱。

独坐南窗下,兀兀如孤罴。

追思欢娱地,无如少壮时。

尚记壬辰岁,鹤山靖州归。

八月十五夜,月华散前墀。

诸父秋山阁,群从幽芳池。

赋诗各分韵,醉墨纷淋漓。

鹤山读我句,终夜相嗟咨。

明朝操纸来,倾倒里中儿。

一往三十载,坐念心生悲。

前辈已彫谢,诸兄亦无遗。

奇孤一身在,流落天之涯。

明月如昨日,而我鬓成丝。

天人固异分,何烦涕交颐。

形式: 古风

为温乐堂五绿亭解嘲

园林非不佳,名字著难稳。

稍与流俗异,讥呵来噂噂。

我堂名温乐,窃慕涑水翁。

我亭名五绿,又希午桥公。

客来笑不已,诮我何其鄙。

拳拳二相国,所爱人爵耳。

闻之为一咍,争端自予开。

嗟予信鄙矣,笑客亦愚哉。

相诚吾所爱,何必裴与马。

唐非无李卢,宋亦有章蔡。

尔知相何物,是谓圣贤宅。

士而不为此,何以下膏泽。

孟轲出昼意,宣尼载质心。

温岂独甘乐,裴非锢园林。

二扁有深意,客讵窥其涘。

吾言岂狂言,刀尺自孔氏。

形式: 古风

书室揭刘元城陈了斋像以自厉

我昔天台游,偶得陈公像。

以公谪是邦,祠堂悬真相。

寻执宪于衡,复得刘元城。

以公子孙寓,家传遗写真。

揭之书室内,朝夕得晤对。

焉能为之役,妄意他年配。

刘公色贞坚,疾惇固宜然。

陈公甚和易,排京乃敢言。

惇京为腐草,二公长不老。

汝其择于斯,庶以传不朽。

形式: 古风

五月

五月出师时,老臣抱忧惧。

端筴问詹尹,愿告吉凶故。

卦得明夷终,惊愕不敢露。

庸知三日后,日眚大可怖。

天象与人占,真如相对语。

师出无寸功,败书常踵路。

世道复谁论,当局委而去。

更令水中榆,袅袅擎槃露。

秋风日以高,吾未得死所。

援笔识蓍辞,泪血满襟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