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扩所作的《留别梅和胜侍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平日寄声天一方,那知岁晚屡登堂”,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日常的遥相寄语与年末的频繁相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寄声天一方,暗示了两人相隔遥远,而岁晚屡登堂则描绘了年末时分,两人得以相聚的情景,情感由疏离转为亲近。
颔联“百年已负几樽酒,一夜各添新鬓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变化。百年已负,意味着岁月的无情流逝,几樽酒象征着过往的欢聚时刻,而一夜各添新鬓霜,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强化了诗人对友情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颈联“尘里著身空岁月,笔间应俗漫文章”,转而探讨了人在世间的生存状态。尘里著身,意味着置身于世俗之中,岁月如流,却似乎徒增烦恼与疲惫;笔间应俗,指以文字应对世事,看似忙碌,实则可能难以触及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精神追求与世俗束缚之间矛盾的思考。
尾联“门庭未觉千里远,会有书来细作行”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乐观态度。门庭未觉千里远,说明即使相隔千里,心灵的距离依然很近;会有书来细作行,则预示着未来有机会通过书信交流,继续加深彼此的了解与联系。这一联既是对友情的坚定信念,也是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综上所述,《留别梅和胜侍郎》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