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匮

脱体分明类异常,自然函盖却相当。

衲僧骨董多狼藉,收拾都归一处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函匮》由宋代诗人释广闻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禅宗思想。

首句“脱体分明类异常”,以“脱体”描绘事物的独立与鲜明,强调其与众不同,暗示了个体的独特性与价值。这里的“脱体”可以理解为超越常规、摆脱束缚的状态,象征着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对自我真实的追求。

次句“自然函盖却相当”,进一步阐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和谐统一。这里的“函盖”指的是包容与覆盖,意味着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联系和平衡,即使在看似对立的事物中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句诗体现了宇宙万物的普遍联系和和谐共生的理念。

后两句“衲僧骨董多狼藉,收拾都归一处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衲僧”(和尚)与“骨董”(珍贵的古董)进行对比,暗示了人们对于珍贵事物的不同态度和处理方式。这里,“衲僧”代表了追求精神层面的修行者,而“骨董”则象征着物质世界的珍宝。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精神与物质、内在与外在价值的思考。最后一句“收拾都归一处藏”则强调了将这些不同元素整合、统一起来的重要性,寓意着无论物质还是精神,最终都应该回归到内心的和谐与统一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个体与世界、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门钩

弯弯曲曲个形骸,曾向红炉煅炼来。

触著上头关棙子,千门万户一时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化楞严会香烛(其一)

椽烛炉香夏九旬,二千年事向谁论。

人家十万春风里,尽是灵山会上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化楞严会香烛(其二)

玉磬轻敲紫篆清,金莲花绽烛荧荧。

从教一百二十日,散作满天星斗明。

形式: 七言绝句

题林司户寒斋

高绝寒斋虽未到,但观名扁定非虚。

连床夜语炉无火,四壁秋声案有书。

要与西塘同苦淡,更容东野伴萧疏。

区区粗得归闲趣,每见高风愧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