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士以陈叔起所画树石见贻赋此以答之

吾闻闽人陈叔起,能画往与荆关比。

不烦兔颖事点缀,只染鹤翎从骫骳。

等閒著意求难得,乘兴从容即数纸。

此翁已死画少传,一笔落手人争市。

向来得者谁最多,惟有永嘉黄学士。

昨日赠我树石图,画者之名乃陈氏。

陈翁写画惟写情,不必区区论形似。

想当槃薄临风时,落日苍茫走山鬼。

开窗倏忽生数树,树底坡陀石两觜。

老干相樛交屈铁,巉岩裂皴如颡頯。

蟠拿平陆奋蛟龙,奰屃中林蹲虎兕。

高枝直上势拂云,低叶扶疏未容㱟。

发生意与元气会,惨澹影入秋旻里。

囊游五岭或遇之,近度居庸尝见此。

须凭廊庙作栋梁,久历风霜露文理。

高堂日对兴潇洒,眼底丹青实堪鄙。

焚香啜茶尘可洗,令我抱病砉如褫。

多君此意期共坚,却笑纷纷竞桃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广创作,名为《黄学士以陈叔起所画树石见贻赋此以答之》。诗中赞美了黄学士所收到的陈叔起所绘的树石图,并对其画作的艺术价值和情感表达给予了高度评价。

胡广在诗中首先提到陈叔起的绘画技艺,称其与古代著名画家荆浩、关仝相媲美,不需借助细笔描绘,仅以鹤羽渲染,便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强调陈叔起的画作虽不多传世,但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不拘泥于形似,而更注重意境的传达。

接着,胡广描述了陈叔起画作中的自然景观,如临风时的树木,苍茫的日落,以及山鬼的出没。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树木的生长状态,老干盘曲如同铁枝,岩石裂纹仿佛人脸,形象生动。树木的枝叶繁茂,既有高枝直上云霄之势,也有低叶扶疏的柔和之美。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力量的画面,与天地元气相融合,阴影则映射在秋天的天空之中。

胡广还提到了自己曾亲历的自然景观,如五岭山脉和居庸关的景象,以此来衬托陈叔起画作的逼真与生动。他进一步指出,这样的画作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如同置身于画中世界。在欣赏这幅画作时,焚香品茗,心境得以净化,病痛似乎也得到了缓解。

最后,胡广表达了对陈叔起画作的赞赏之情,并希望与黄学士共同珍视这份艺术的传承,嘲笑那些追逐世俗之美的行为。整首诗通过对陈叔起画作的赞美,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艺术真谛的追求。

收录诗词(5)

胡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四十一首(其十四)

木腐虫蠹出,气乖疣赘生。

曜灵一薄蚀,阴曀郁然兴。

道术裂周季,纵横乱秦嬴。

青牛既夙驾,白马亦时征。

汜滥自涓滴,熺赫兆星星。

多谢宋诸老,万古开昏冥。

如何阳光发,尚自爝火明。

寄语行路人,勿迷棘与荆。

形式: 古风

拟古四十一首(其十五)

萋萋湖边草,荣荣山上花。

山中有高士,探化心靡他。

天地自橐籥,万物从交加。

深居不窥牖,四海皆森罗。

我欲见其人,扪萝陟山阿。

山阿忽回合,冥蒙起烟霞。

至道复谁语,奈此高士何。

形式: 古风

拟古四十一首(其十六)

太虚浩无际,何所立天堂。

坤厚大气举,地狱置何方。

此理亦昭哉,妄见胡冥茫。

万世为之惑,福果侥难量。

高标拔地起,飞宇就天翔。

抟刻土木梗,镕剂金银妆。

人力为殚竭,财物亦耗伤。

既自息吹乖,焉得寒暑常。

兹事自前季,滔天势弥张。

反经如可作,兴言讨彼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拟古四十一首(其十七)

圆象无停运,大化不可留。

征车既西迈,行舟复东流。

辙迹苦相背,两美焉得由。

青松生涧底,白日丽高丘。

馀光不回照,直干空萧飕。

去去莫复道,零露满春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