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陆启浤在庐山的生活与心境。首句“昔年杖履在钱塘,又向庐山住草堂”展现其过往与当前的生活变迁,从钱塘江畔移居至庐山,过着隐逸的生活。接着,“参法直皈新慧远,怀人还忆旧高阳”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高僧慧远和高阳,表达了对过去师友的怀念以及对佛法的追求。
“石梁桥滑褰衣稳,瀑布岩高漱齿香”描绘了庐山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清幽,石桥滑而不湿,瀑布高悬,水声漱齿,香气扑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最后,“指日菟裘吾计就,相寻应到虎溪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期待,计划回到故乡(菟裘),并希望与友人再次相聚于庐山的虎溪旁,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庐山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佛法的虔诚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