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三穷啚诗时九首为周侍御同年(其一)》以缝裳和鸣瑟起兴,表达了青春年华中对爱情的期待与失落。"缝裳须用缄,和瑟须鸣琴"描绘了和谐美好的氛围,暗示着两人情感的交融。然而,接下来的"芳年才十七,与君结同心"展现了主人公的青春激情,紧接着的"梧桐枝"和"倚云岑"则象征着他们曾有的亲密无间。
转折点在于"岂知双鸾曲,翻成孤鹄吟",这里以双鸾(鸟名,常用来比喻夫妻)的和谐对唱反衬出如今的孤独,暗示了情感上的变故,使得原本的同心结成了孤寂的哀歌。最后两句"幽灯照穗帷,凄恻谁能禁"描绘了夜晚寂静的场景,灯光下的穗帷显得格外凄凉,主人公的悲伤情绪无法抑制,令人感同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从甜蜜期待到失落哀伤的情感变化,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