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得诀归来试炼看,龙争虎斗片时间。
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华阳吟》之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法修炼的态度和体验。
"得诀归来试炼看,龙争虎斗片时间。"
这里“得诀”指的是获得了某种修炼秘诀,“归来试炼看”表达了诗人回到了自己的道场或静室中,要开始尝试和验证这套修炼方法。“龙争虎斗”是形容天地间、阴阳之间的剧烈变化,常用来比喻修炼过程中的内在冲突,“片时间”则表明这个过程虽然短暂,但充满了激烈的变化。
"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
“九华”可能是指道教中某个仙境或神秘之地,“天上人知得”意味着在那个高远的地方,人们都知道如何达到那种境界。“一夜风雷撼万山”则形容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这里的“一夜”和之前的“片时间”相呼应,都在强调某种变化或事件发生的短暂性,而“风雷撼万山”则展现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力。
整首诗通过对修炼过程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理念,同时也展示了宋代道教文化中对于内在修为和自然力量的认识。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拄杖随身入武夷,幔亭峰下雪花飞。
行从九曲山头看,万壑千岩翠打围。
白云和我到天台,眼入青山意豁开。
到彼山中结茅屋,空馀千古夜猿哀。
一脚从别海南船,身逐云飞江浙天。
走遍洞天寻隐者,不知费几草鞋钱。
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
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