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守新搆僧舍于南溪人多往游余未及也

沿溪傍水便开山,我亦闻之拟往还。

一日无僧浑不可,十年作客几能閒。

书成短偈堪留寺,说到真虚欲点顽。

正有许多为政处,仅将心思付禅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州守新建僧舍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虔诚。

首句“沿溪傍水便开山”,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沿着溪流,靠近水流的地方,想要开辟一片山林的心境。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美的追求。

“我亦闻之拟往还”表达了诗人听说了州守新建僧舍的消息后,内心涌动的前往一探的冲动。这里的“拟往还”既包含了对新环境的好奇,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归隐之意。

“一日无僧浑不可,十年作客几能閒”则反映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状态的向往。在忙碌的尘世中,诗人渴望有一日能像僧人一样,过上一种远离喧嚣、心灵得以休息的生活。这句诗通过对比“一日无僧”的不可忍受与“十年作客”的难得悠闲,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书成短偈堪留寺,说到真虚欲点顽”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僧舍文化的认同。他想象着自己完成一首简短的佛经或偈语,可以留在寺庙里供人阅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法深奥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僧侣智慧的尊敬。

最后,“正有许多为政处,仅将心思付禅关”则揭示了诗人对现实政治事务的思考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之间的平衡。尽管他可能身处政务之中,但内心深处,他更倾向于将心思寄托于禅宗的修行,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法以及内心世界探索的深切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06)

沈光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日【五

谩说哀猿择木难,锦标夺尽我徒看。

宁堪独醒还如屈,也取新芳试浴兰。

命到饥来奚待续,冠当穷处自羞弹。

应声却怪山妻语,也比鲇鱼上竹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蛙声有序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

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官私却混今谁问,鼓吹难齐部未成。

雨后竹中空自怨,并无飞羽宿啼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别顾南金

明知苦节却艰贞,九载相怜藉友声。

丘壑有情推大老,色言欲避笑愚生。

入山地近区南北,此日情深胜弟兄。

安得时时慰依傍,长如鸥鹭得随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往宁靖亭修谒

旸谷生辉尚未炎,滕王亭子绿新添。

雨馀折角诚堪异,海外依人半受嫌。

寻路入来皆茂草,隔溪处望映珠帘。

主翁有恙因辞客,名纸烦通属典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