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世变日已深,人心不如古。

狐狸向人号,鳅鳝为谁舞?

承恩喜则人,怫意怒还虎。

白日当交衢,杀人莫知禦。

官府不敢问,曲意尽摩抚。

生者半逃移,死者空尘土。

礼法徒有名,生民已无主。

矧今居官人,冰炭生肺腑。

中心为私室,藉口誇公举。

何意慕蔺廉,当面成汉楚。

事功无由成,丧乱遽如雨。

上天亦何怒,生民亦何苦?

红日将西沈,悲歌望伊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刘鹗的《感时》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世道变迁中人心不古的社会现象。诗人运用比喻,狐狸和鳅鳝象征着狡诈小人,他们在权力面前摇尾乞怜或投机钻营。"承恩喜则人,怫意怒还虎",形象地刻画出官员的两面性,受宠时如人,失势则如虎,暴虐无情。

"白日当交衢,杀人莫知禦",揭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暴力横行也无人能制。官府对此不敢过问,只能曲意逢迎,导致生灵涂炭,"生者半逃移,死者空尘土",哀鸿遍野。

"礼法徒有名,生民已无主",表达了对法制失效、民生凋敝的无奈,法律空有其名,人民生活没有保障。诗人痛批当权者的自私与虚伪,他们口称公义,实则为一己私利,"中心为私室,藉口誇公举",与廉吏如蔺相如、廉颇形成鲜明对比。

"事功无由成,丧乱遽如雨",感叹国家大业无法建立,社会动荡如同疾风骤雨。最后,诗人以"红日将西沈,悲歌望伊吕"作结,借日落之景表达对贤臣伊尹、吕尚的怀念,以及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无力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揭示了元代社会的黑暗面,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收录诗词(365)

刘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齿落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三齿。

动者日已落,存者能有几?

齿落何足悲,所悲岁月逝。

行年已七十,德业无可纪。

远愧赵充国,成名向边鄙。

作图上方略,虽老何亹亹!

岂独誇当时,馀光耀青史。

我今往韶雄,事势焉能已?

汉贼不两立,直欲洗国耻。

梅关一岭隔,调度亦易尔。

会当杀贼奴,持以报天子。

何妨衣绣衣,持节老乡里。

形式: 古风

题韶州图

貂蝉一何高,武溪一何深!

可怜画师笔,写余故乡心。

故乡有何好,桑梓高成阴。

童时所钓游,至乐不复寻。

重念松与楸,斧斤日相侵。

庄舄岂不显,怀土仍越吟。

游鱼恋故渊,栖鸟恋旧林。

微物尚且尔,况被冠与簪。

余年已七十,持节沧海浔。

南北欲断绝,世道多崎嵚。

田园谩入梦,鱼雁亦已沈。

纵使铁石肠,宁能不沾襟?

劫运会已极,天道当祸淫。

愿言辅吾志,此贼真成擒。

浩歌返鸡山,理我无弦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人心如春天

人心如春天,变态不常一。

纷纷乍飞雨,杲杲俄出日。

解衣遽生寒,添衣又还热。

寒热既不时,命我重致疾。

人心固难知,春天亦叵测。

万事当自防,底用长叹息?

形式: 古风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其一)

桓桓邝将军,讨贼奋英武。

所至缚贼奴,将以血觉鼓。

淮阴信无双,哙等焉足伍?

年富力正强,成功报明主。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