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照红梅再次前韵即席

玉妃初醉下瑶台,紫雾深深拨不开。

却恐错穿桃杏径,高烧银烛照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仙女刚刚从瑶池的仙境中微醺而出
紫色的云雾缭绕,深邃难测

注释

玉妃:仙女,对月亮女神嫦娥的美称。
瑶台:神话中的仙人居住的宫殿,这里指月宫。
紫雾:象征神秘或仙境的紫色云雾。
却恐:担心害怕。
桃杏径:桃花、杏花盛开的小路,象征春色或人间。
高烧:点燃,此处形容蜡烛明亮。
银烛:白色的蜡烛,古代常用以照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林季仲的作品,名为《秉烛照红梅再次前韵即席》。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春夜游园及赏花情景的小品诗。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鲜明的意象,将夜晚的景色与人物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玉妃初醉下瑶台”,这里的“玉妃”可能是对女性美貌的一种描绘,“初醉”则表达了一种微醺之意,而“瑶台”象征着高雅和清丽的环境。整句传递出一种优雅与闲适的氛围。

“紫雾深深拨不开”,这句话通过对“紫雾”的描述,营造了一个朦胧、神秘的夜色,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难以穿越或解脱的情境。这里的“紫雾”可能是对春夜花香的一种隐喻。

“却恐错穿桃杏径”,这句话中的“却恐”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担忧,“错穿桃杏径”则描绘了一种迷失方向的情形。桃和杏都是常见的春季景象,可能暗示着夜色中花开的情况。

最后一句“高烧银烛照归来”,“高烧银烛”描写了明亮的灯光,这里的“银烛”可能是对蜡烛的一种形容,而“照归来”则表达了一种结束游园、返回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与花香的细腻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春夜赏花后回归的温馨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语言,将夜晚的静谧和美好传达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176)

林季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红梅

明皇爱雪响云营,侍宴宫娃不计名。

守等太真眠未起,醺然秉烛到深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自赞(其三)

神府雷霆吏,琼山白玉蟾。

本来真面目,水墨写霜缣。

形式: 押[盐]韵

自赞(其一)

日月藏瓢里,溪山挂杖头。

有些难说处,夜夜是中秋。

形式: 押[尤]韵

舟中晚眺(其二)

不成无语立江滨,事事堪吟句句新。

白鹭前身真钓叟,青山今日是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