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筑宛在堂奉招石门隐君

城外西湖烟雾光,孤山宛在水中央。

门开独树悬青磴,径绕千花上碧堂。

兰艇桂桡操自稳,药房荷榻卧偏长。

秋波不隔寻真路,乘兴须君到隐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西湖的烟雾光影、孤山的静谧、以及堂前的自然景致一一展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氛围。

首句“城外西湖烟雾光”,开篇即点明地点与环境,西湖的烟雾在晨光中闪烁,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接着,“孤山宛在水中央”一句,通过“宛在”二字,强调了孤山的独特位置,仿佛是湖中的明珠,独立而静谧。

“门开独树悬青磴,径绕千花上碧堂”描绘了进入堂内的情景,一扇门开启,一棵独立的树映入眼帘,青石阶蜿蜒向上,通往碧绿的殿堂。这里不仅展现了建筑的精致,也暗示了通往心灵深处的道路。

“兰艇桂桡操自稳,药房荷榻卧偏长”进一步描绘了堂内的生活场景,兰艇和桂桡代表了清雅的生活方式,药房和荷榻则体现了对健康与自然的追求。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

最后,“秋波不隔寻真路,乘兴须君到隐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邀请,秋天的湖面平静如镜,是寻找真谛的最佳路径。诗人诚挚地邀请友人一同前往这隐逸之地,体验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居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94)

傅汝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 字:远度
  • 号:磊老
  •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476~1557年

相关古诗词

堂成敬酬丰五溪学士之作

卜居祇卜沧浪天,况复四山如几筵。

城南茅屋弃汝去,岛上薜门行自专。

钓鱼有客寄尺素,骑鹤笑予无一钱。

短琴若果访他日,凉月相将看满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敬从汪郡公登屴崱峰值雨驻小顶还纪兴

天入翠宫低窈窕,洞回沧海倒巃嵷。

山林著处宜狂客,风雨閒游接上公。

共倚短筇千涧底,独穿高木万烟中。

观涛更许云边酒,待月思眠石上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天游观即事呈同游

众壁群峰夹路生,百花千竹引人行。

螟虫餐叶声疑雨,涧碓翻泉响似更。

春在客中偏易暮,世于方外亦难轻。

因思少小瑶华洞,零落他山空复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中丞南涧林公息机亭留宴

日月衡门静,烟霞涧水寒。

坐呼花鸟使,笑整薜萝冠。

桁上悬鱼笱,桥边卧鹿鞍。

野塘生杕杜,秋井长猗兰。

秖作藏身惯,宁谈避客难。

鸳鸯辞锦□,□□□□□。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