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

此情谁信为狂夫,恨翠愁红流枕上。

小玉窗前嗔燕语,红泪滴穿金线缕。

雁归不见报郎归,织成锦字封过与。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翻译

春天进入横塘,轻轻摇动着浅浅的水波,花朵在小园中飘落,只留下无尽的惆怅。
这样的情感谁能相信是出自一个狂放之人,怨恨与忧愁如同翠绿和红艳之色,流淌在枕边。
小玉在窗前对着燕子的呢喃生气,泪水滴落,穿透了金色的丝线。
大雁归来,却没带来你归来的消息,我将思念织成文字,封好寄给你。

注释

春入:春天来到。
横塘:指池塘。
摇:晃动。
浅浪:轻微的波浪。
花落:花朵凋谢掉落。
小园:小型的园林或庭院。
空惆怅:徒然感到忧伤。
此情:这种情感。
谁信:谁能相信。
为狂夫:出自放荡不羁的人。
恨翠:对绿色(可能代指春色)的怨恨。
愁红:对红色(可能代指花)的忧愁。
流枕上:在枕头上流淌,形容情绪难以自抑。
小玉:女子名,这里泛指女子。
嗔燕语:对燕子的叫声感到不满。
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常指带妆的泪水。
滴穿:一滴滴落下。
金线缕:金线编织的物品,这里可能指窗帘或衣物。
雁归:大雁归来,常象征远方的消息或归期。
不见报郎归:没有带来你回来的消息。
织成锦字:把思念织成文字,比喻写信。
封过与:封好寄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女性内心世界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渴望与哀愁。

“春入横塘摇浅浪”,诗人以春天水波不兴的意象,表现了心中所蕴含的情感波动。春意盎然却难掩内心的寂寞和不安,这种感觉在“花落小园空惆怅”一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这里的小园,是隐喻诗人孤独的心灵空间,花落了,却没有人来分享这份美丽,徒增愁绪。

接着,“此情谁信为狂夫”,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不被他人理解的痛苦。诗人将自己的深沉感情比作“恨翠愁红流枕上”,这是对传统文学中常见的“红泪滴穿金线缕”之情感的直接抒发。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情景,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愁。

下一句“小玉窗前嗔燕语”,则是对诗人独自在窗边回忆往昔情话,不禁感到悲伤。燕子飞来飞去,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甜言蜜语,让诗人的心绪更加缭乱。

最后两句“雁归不见报郎归,织成锦字封过与”,则是对远方夫君的思念之深。雁鸟归来,却未带回爱人的消息,这份期待落空让诗人更加孤独。于是,她将自己的思念和期盼织入锦缎,用心灵去守候那份遥不可及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一个女性在春天的寂寞、哀愁以及对爱情深切的渴望。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更是一曲内心世界的独白,展现了古代女性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5)

牛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延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 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
  • 籍贯:陇西
  • 生卒年:公元878年

相关古诗词

女冠子(其一)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

月如眉,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

眼看惟恐化,魂荡欲相随。玉趾回娇步,约佳期。

形式: 词牌: 女冠子

女冠子(其二)

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

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

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柳暗莺啼处,认郎家。

形式: 词牌: 女冠子

女冠子(其三)

星冠霞帔,住在蕊珠宫里。

佩丁当,明翠摇蝉翼,纤圭理宿妆。

醮坛春草绿,药院杏花香。青鸟传心事,寄刘郎。

形式: 词牌: 女冠子

女冠子(其四)

双飞双舞,春昼后园莺语。

卷罗帏,锦字书封了,银河雁过迟。

鸳鸯排宝帐,豆蔻绣连枝。不语匀珠泪,落花时。

形式: 词牌: 女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