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

呜咿声断笛横时,满目春风不自知。

脚后脚前者些子,入渠群队听渠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放牛场景中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放牛过程中的一幕,通过“呜咿声断笛横时”,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笛声在空中飘散,似乎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又仿佛是心灵深处的某种呼唤。接着,“满目春风不自知”一句,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春风吹过,万物复苏,但放牛人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未觉察到这美好的季节变化。

“脚后脚前者些子,入渠群队听渠疑”则进一步展现了放牛过程中的动态美。牛群缓缓前行,前后相随,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些子”不仅指距离之短,也暗示了放牛人对牛群的细心照料和对自然秩序的尊重。最后,诗人通过“入渠群队听渠疑”这一句,表达了对牛群行为的观察与思考,或许是在质疑、或许是在欣赏,这种微妙的心理活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的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放牛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热爱。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拜大梅常禅师塔

声前借路谩经过,望却梅林自倒戈。

八十四人屙漉漉,阿师犹更带誵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上安晚郑丞相为免坟地

黄檗山中话裴相,独龙冈上忆舒王。

相公留得溪边寺,千古佳名在郑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僧归蜀

脱得南方驴马群,相逢无法可呈君。

看侬百衲袈裟上,半是吴云半楚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赠蜀相士蓑衣道人

梦入东南万里馀,阅人多处定何如。

绿蓑又裹春风去,未必黄金换得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