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二)

保奭方为左,希文自请西。

不劳三尺剑,已办一丸泥。

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

清风谁作诵,何石不天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赵盾正当左相,范仲淹主动请缨西征。
无需动用利剑,只需一丸泥即可解决问题。
一切终成过往,只能在梦中见到白鸡(象征忧患)。
清风中谁来吟诵哀歌,何处石头不似那泰山般高耸。

注释

保奭:赵盾,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左:左相,古代官职之一。
希文:范仲淹,北宋名臣。
西:西征,向西部地区出兵。
三尺剑:泛指武器,象征武力。
一丸泥:比喻小手段,此处指用计策解决问题。
黄壤:指黄土,代指死亡。
梦白鸡:古人认为白鸡是凶兆,此处表达哀痛之情。
清风:象征哀悼和怀念。
诵:吟诵,哀悼之意。
何石:何处石头,反问,意为所有石头。
天齐:泰山,古代被视为五岳之首,象征崇高。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人辞官归隐生活的诗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保奭方为左,希文自请西"表达了诗人放弃功名利禄,选择隐居生活的心愿。"不劳三尺剑,已办一丸泥"则是对比之美,三尺剑通常象征官职和权力,而一丸泥则代表平凡的农耕生活,这两者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中,黄壤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白鸡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过去荣华的回忆与留恋,但这种留恋也只是梦境中的感慨。

"清风谁作诵,何石不天齐"则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咏嘻和赞美,通过清风、石头等自然元素来表达诗人对于宇宙和谐的感受,以及个人与大自然间的融合。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精神满足和心灵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是一篇充满哲思与情感的古典佳作。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一)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好手未须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蜀士甘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作二诗见赠和以谢之(其一)

说著岷江士,未逢眉已申。

殷勤来相府,解逅得诗人。

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新。

谈今还悼昔,喜罢反悲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蜀士甘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作二诗见赠和以谢之(其二)

夜把新诗读,灯前阖且开。

一行私独喜,两脚不虚来。

天似嫌梅晚,冬初遣雪催。

与君问花信,能绕百千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解舟惠州东桥

南宦宁差北,西归敢再东。

猿声云树月,客枕露船风。

绿发春全白,苍颜酒不红。

莫憎愁与病,留取伴衰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