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汪献于》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自返金陵客”,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表达了自己作为金陵之客的身份,暗示了离乡背井的漂泊感。接着,“何方定卜居”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居住地的迷茫与不确定,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
“七哀应著咏,孤愤蚤成书。”这两句诗运用典故,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愤慨。七哀,原指《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常用来形容人生的悲苦;孤愤,则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形容个人的孤独与不平。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现了自己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卧榻芙蓉在,衡门薜荔馀。”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卧榻之上,芙蓉犹存,衡门之内,薜荔尚余。芙蓉与薜荔,皆为美好而坚韧的植物,但在此处却显得有些孤寂与衰败,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碧云怀望久,一怅剡溪鱼。”最后两句,诗人以碧云为背景,寄托了长久的思念之情。碧云之下,是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剡溪(古代一条著名的河流)中游子的感慨。这里的“一怅”,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惆怅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