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雨过临安

瑟瑟凉风动客衣。入山何处采芳菲。

崖前湿树沾云腻,石上鸣泉带雨飞。

行役困,酒家稀。冲泥又过竹桥西。

安闲谁似持竿叟,短笠轻蓑坐钓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雨过临安》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宁静画面,充满了清新脱俗的自然之美。

首句“瑟瑟凉风动客衣”,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风初起、微凉拂面的情景,仿佛能感受到那轻轻吹动衣角的凉意。接着,“入山何处采芳菲”一句,引人遐想,似乎在引导读者跟随诗人一同步入深山,探寻那些隐匿于林间、香气扑鼻的野花与草木。

“崖前湿树沾云腻,石上鸣泉带雨飞。”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山林景象。湿漉漉的树木仿佛被云雾轻轻包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湿润的气息;而山泉在岩石上跳跃,伴随着雨滴的节奏,形成了一曲自然的乐章。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雨后山林的独特风貌,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行役困,酒家稀。”这两句则转而描绘了旅人的疲惫与孤独。在漫长的行进中,疲惫感油然而生,而沿途的酒家却显得稀少,难以找到一处歇息之地。这种情境的描绘,既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不易与艰辛。

最后,“冲泥又过竹桥西,安闲谁似持竿叟,短笠轻蓑坐钓矶。”诗人通过对比,将自己与一位悠闲自得的垂钓老翁相对比。老翁身着简朴的渔具,静静地坐在岸边,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时光。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当下忙碌生活的一种反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雨后山林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2)

万锦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枯荷

紫菂销香,红衣落艳。独馀败叶当风飐。

可怜憔悴不禁秋,旧时颜色无人念。

暮霭初横,斜阳半敛。一池碎绿萍飘点。

采莲歌断画桡空,小桥到处柴门掩。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江城子.春暮独坐

昼长人静小庭空。暖烟浓。锁帘栊。

枝上看看,新绿渐成丛。

老去秾华留不住,还剩得,几多红。

莺声只在落花中。又随风。过墙东。

斗酒双柑,欲听与谁同。

追忆旧游如梦里,无限恨,上眉峰。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祝英台近.西湖暮归

引鸥朋,招鹭侣。掉入采菱浦。

久惯舟人,指与六桥渡。

绿杨处处阴浓,才催解缆,被几个、啼莺留住。

醉犹伫。不知买酒无钱,明朝约来补。

已近黄昏,忘记旧时路。

最怜明月多情,分开烟树,却缓送、画桡归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满江红.夏日遣怀

与我周旋,算只是、数间茅屋。

也自有,天然景物,来亲幽独。

得食小鱼浮自惯,喧林众鸟啼相续。

更堪怜、弱草最多情,当阶绿。诗百首,忘于录。

书万卷,慵于读。但高眠镇日,喜无尘俗。

蕙炷欲残帘半捲,松声不断茶刚熟。

待披襟、纳尽北窗凉,逃三伏。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