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何庵观水陆功德

山收雨脚云气湿,葛藤刺屦穿径入。

精庐桃李花漫山,磬钟声绕落花间。

野僧净设伊蒲供,译说西方如说梦。

我方谈笑耳不闻,寒窗暮对西山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访庵观礼的体验,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山收雨脚云气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景象,云气弥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洗涤过,充满了湿润与清新。接着,“葛藤刺屦穿径入”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感受,藤蔓交错,不经意间可能被藤条刺到,增加了行走的趣味和挑战。

进入庵中,诗人用“精庐桃李花漫山”来描述庵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桃李花开满山,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着庵内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磬钟声绕落花间”则进一步渲染了庵内的宁静氛围,钟磬之声在飘落的花瓣间回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接下来,“野僧净设伊蒲供,译说西方如说梦”两句,描绘了僧人以纯净之心准备供品,以及他们对于西方世界的说法,仿佛是在梦境中探索未知。这里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最后,“我方谈笑耳不闻,寒窗暮对西山云”表达了诗人置身于庵中,与僧人交谈时的轻松愉快,以及面对窗外西山云雾时的宁静与沉思。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访庵观礼过程中的自然之美、宗教之静以及个人心灵的触动,是一幅融合了自然景观、宗教氛围和个人情感的生动画卷。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壬辰六月旦日记异

六月朔旦昧爽天,我梦蝴蝶飞翻翻。

一声惊觉不可执,铿然有物堕我前。

阴风萧萧榻震动,褰帷一咤声寂然。

向空抹漆无所睹,堂上呼灯人自眠。

一生学道心勿动,养气未敢轻先贤。

元忠昔日鬼移床,厅庑之下凡三迁。

稚圭卧内见匕首,金带忽置城头边。

二公名德余不及,鬼贼揶揄空自怜。

神奸无复照金鼎,偷儿何暇哀青毡。

二端是否吁莫辨,一夕仓卒嗟何缘。

吟哦未断纸窗白,山寺风雨鸣钟悬。

起来搔首空四壁,湿薪灶婢愁炊烟。

形式: 古风

奉饯子华教授北上时癸酉三月

清明上巳三月中,一春天气少冲融。

曈曈初日翳复吐,黄尘涨起西北风。

有客束书挟两童,南来两马一马骢。

举鞭萧萧易水东,博徒剑客时相逢。

怪君体弱心甚雄,声名壮健惊老翁。

元英磨室渺无踪,黄金谁为隗筑宫。

茫茫宇宙今古同,天时人事安有终,江柳自绿山花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郭仁卿之官三衢

宪府自清要,胡为堕冗曹。

平反犹用恕,纠录肯辞劳。

才富家何瘠,官卑志愈高。

青云迟得路,胜我落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题张招讨墓碑

轻兵戒深入,险寇勿穷追。

失势因鱼服,留名有豹皮。

空归先轸面,竟裹伏波尸。

庙食真无愧,嵯峨死节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