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翰林徐修撰孟昭》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是对已故翰林徐修撰孟昭的哀悼与缅怀。诗中以“霄汉声名重”开篇,赞誉其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接着“诗书学业精”进一步强调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学术功底。通过“玉堂新进秩”和“璧水旧传经”,既描绘了徐修撰在官场上的晋升与学术传承的辉煌,也暗含对其过往成就的回顾与赞美。
“青史名空在”一句,表达了对逝者虽留名青史,但人已不在的感慨,蕴含着对生命短暂与历史永恒的思考。“黄粱梦不醒”借用唐代传奇故事中的典故,比喻人生如梦,表达了对逝者未能实现更多梦想的惋惜之情。
最后,“鄱阳归葬日,风露湿铭旌”描绘了徐修撰归葬鄱阳的情景,铭旌(墓碑上的旗帜)在风露中湿润,象征着人们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也体现了对文人学者高尚人格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