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元量知池州

传闻喜色动周邦,日日江边望节幢。

天下文章曾第一,关西材气本无双。

好栽红药归持橐,却驾朱幡远渡江。

千里不须劳笔力,从来九鼎尚能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臣所作的《送李元量知池州》。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李元量即将赴任池州的离别之情。

首句“传闻喜色动周邦”,开篇即以“喜色”二字,点明了李元量即将赴任的消息在周邦(泛指周边地区)引起了欢愉的情绪,预示着李元量此行将为地方带来积极的影响。

“日日江边望节幢”一句,通过日复一日在江边眺望节幢(古代官吏出行时所用的仪仗),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李元量的期待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李元量即将离开的现实。

“天下文章曾第一,关西材气本无双”两句,高度赞扬了李元量的才华横溢和出众的才能,不仅在文学上成就斐然,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无人能及,体现了其全面的素质和卓越的能力。

“好栽红药归持橐,却驾朱幡远渡江”则表达了对李元量赴任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像栽种红药一样,为池州带来繁荣与生机;同时,也期待他能够顺利渡过江水,前往新的岗位,继续施展才华。

“千里不须劳笔力,从来九鼎尚能扛”最后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李元量能力的信任与支持,认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他都能够轻松应对,就像扛起九鼎一样,展现出其强大的意志力和领导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元量个人才华、品德以及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于社会发展的关注。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柳叔达侍知福州

山到瓯闽特地奇,满城楼观碧参差。

胜游入眼如甘蔗,喜色逢人说荔枝。

痛饮莫辜千日酒,剧谈聊付一枰棋。

侍郎岂弟如慈父,想见邦人不忍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同舍朱君彦明奉使东南措置铜事

天边使节动星辰,衔命归家得意新。

负弩不须烦县令,挥金聊复燕乡人。

锦衣行处江天晓,华表归时社树春。

暂试铜山陶铸手,速应西上莫逡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王取道二首(其一)

仁如尧舜圣天子,孝似骞参贤使君。

拜章北阙墨尚湿,刻印东州符已分。

从今欢笑对黄发,不复咨嗟看白云。

知公闭阁坐自了,比屋孝弟皆欣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王取道二首(其二)

凛然孝子与忠臣,恩义双全在一身。

来作会稽千里雨,去为东武万家春。

定将清净安齐俗,空有讴歌戴越民。

想过故乡须少驻,晓行方见锦衣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