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樵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高秋结侣泛孤航”便已勾勒出秋高气爽、独自乘舟启程的意境,随后“遥陟西樵共采芳”则展现了诗人与同伴一同攀登西樵山,采摘花草的美好画面。
接下来,“万仞丹梯云窦杳,千山红叶涧声长”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势之高峻,以及山间红叶与潺潺流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凌霄老桂香初霭,待月天池夜未央”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月光下老桂树散发的香气,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
“晨爽杖藜寻幻迹,朝晖倒影聚仙房”描述了清晨时分,诗人手持拐杖探寻山中奇景,朝霞映照下的景象如同仙境一般。随后,“瑶台怪石峋嶙见,丹峤丛霞缥缈光”则以瑶台、怪石、丹峰、霞光等元素,构建了一幅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山景图。
“岩列九龙栖燕雀,天开云谷荫松篁”通过岩壁上排列的九条龙、栖息的鸟雀,以及云谷中遮蔽的松竹,展现了山林的生机勃勃与自然之美。“玉崖瀑落珠帘璨,石室云生古木苍”则以瀑布、玉崖、石室、古木等意象,描绘了山中水石相映、云雾缭绕的景象。
“灶冷久湮仙子舄,砌阴空隐薜萝床”通过灶火熄灭、仙人足迹消失、石阶阴凉处隐藏着薜萝床等细节,增添了神话色彩和神秘感。“振衣攀蹑大科顶,把酒逍遥见日旁”则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饮酒自乐的洒脱情怀。
“奏技能令天一笑,凭虚何异鹤孤翔”以音乐、技艺让天空微笑,凭空飞翔如同孤鹤,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艺术的向往。“层峦叠巘如群垤,赤县神州布八荒”则以层层叠叠的山峦比作蚁丘,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国土。
“错落锦岩烟淡荡,崚嶒虹洞翠飞扬”描绘了错落有致的岩石、淡烟弥漫的山景,以及高耸的山洞中翠绿的飞动,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生机。“云泉不减风雷壮,曲沼频传主客觞”则以云中的泉水、风雷的壮阔、曲沼中的宴饮,表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人类活动的和谐。
“孤剑插天凌日月,石桥流水奏笙簧”以孤剑直插云霄、日月之下,石桥流水间传来笙簧之声,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坐来顿觉尘心静,歌罢宁知舞态狂”则表达了诗人静坐时心灵的平静,以及歌唱后内心的狂放。
最后,“兴尽不妨归棹促,出山聊赋远游章”则以诗人的兴致满足后,加快归程,出山后写下这首游记诗,结束了整个游历的描写。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樵山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艺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