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和杨廷秀韵

学粗知方始为人,敢崇文貌独真诚。

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

君诗正似秋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只有粗浅学习了规则才算是个人,敢于推崇文化且内心真诚。
虽然迎合世俗但并未忘记独立思考,志向不在个人利益上怎会误了自己的人生。
即使遇到宽容的恩赐也能得到官职,回到家中即使冬雪纷飞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你的诗歌就像秋风般爽朗,激发了我的船帆,如同浮萍随波逐流。

注释

学:学习。
粗知:初步了解。
方:规则。
始:开始。
为:成为。
人:人。
敢:敢于。
崇:推崇。
文貌:文化外表。
独:只。
真:真诚。
诚:诚实。
阿世:迎合世俗。
忘世:忘记独立思考。
谋身:考虑个人利益。
误身:误了自己的人生。
逐遇:遇到。
宽恩:宽容的恩赐。
犹得:还能得到。
禄:官职。
归冲:回到家中。
腊雪:冬雪。
生春:感受春天。
君:你。
诗:诗歌。
秋风快:秋风般的爽朗。
征帆:船帆。
故:故意。
起:激发。
蘋:浮萍。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时所作,题为《送行和杨廷秀韵》。诗中的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赞美和不忘初心的情操。

“学粗知方始为人”两句,表明诗人认为只有在学习和了解世界之后,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知识积累的重视。

“敢崇文貌独真诚”一句,则强调了诗人对朋友杨廷秀的评价,认为他不仅外表整洁(崇文貌),更重要的是保持着内心的真诚。这一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尤为难能可贵。

下两句“意虽阿世非忘世,志不谋身岂误身”表达了诗人虽然对世俗有所包容(阿世),但并没有因此而忘记更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同时,这种态度也使得个人的志向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发生错误。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诗人认为在宽厚的恩惠中,即便是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也能获得如同俸禄一般的好运。而面对严酷的环境(腊雪),内心却能自发地生出希望,像春天般蓬勃。

最后两句“君诗正似秋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则是对杨廷秀诗歌的赞美。诗人将朋友的诗作比喻为秋风,意味着它清新、迅疾而又富有力量。此外,“及我征帆故起蘋”表达了在听闻朋友诗歌后,自己的创作热情也被激发,仿佛帆船乘风破浪,笔下生花。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也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诚与理想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37)

杨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严尉

世路久艰棘,青冥翳妖氛。

孤鸟丛祠中,豺虎填城闉。

君能摘奸伏,竭泽无潜鳞。

勿云功未酬,屈蠖终当伸。

飞黄驾轻车,一跃穷无垠。

形式: 古风

送郑季常赴大学正

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

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

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

成都九轨道,一跃不可追。

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

长风战秋林,零露沾人衣。

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时。

形式: 古风

送胡康侯使湖南

北溟有潜鳞,其广数千里。

扬鬐厉东海,汎汎等蜉蚁。

百川竞奔注,漫不见涯涘。

寄之天地间,大泽礨空耳。

胡侯荆山资,妙质久砻砥。

飞声动旒冕,持节照湘水。

功名与时会,事道从此始。

骅骝驾轻车,夷路道九轨。

朝燕暮腾越,快意未为喜。

圣门学须彊,一篑亏可耻。

扩之天地宽,于道乃云迩。

为士贵弘毅,无忘味斯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赵循道赴都讲

凤山郁崔嵬,下有千顷陂。

峻极不可攀,浮光亘长鬐。

晦冥滴风雨,澄淡含瑰奇。

吸呼入君怀,万态罗心脾。

吐辞丽金雘,焕若星斗垂。

朅来荆渚游,红蕖照清漪。

故宫久零落,一洒增余辉。

惇族贵老成,尧言下丹墀。

浮骖驾云帆,眷然成仳离。

长裾曳王门,岂比困盐齑。

骅骝踏长坂,万里谁能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