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客谈蜀事(其六)

一话金风失彗芒,凭教士女洗戎装。

蜀人休诉攀留苦,终古恩威照此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名为凌义渠的文人对蜀地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通过“一话金风失彗芒”,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历史事件相联系,暗示着某种变革或转折的到来,金风象征着清新的变革之风,而“失彗芒”则可能暗喻着旧秩序的衰败或消失。

“凭教士女洗戎装”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这种变革的广泛影响,无论是士人还是平民,都开始摒弃过去的武装状态,转向和平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对社会风气转变的描述,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

“蜀人休诉攀留苦”则表达了对蜀地人民长久以来所承受苦难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苦难即将得到缓解或终结。这里的“攀留苦”可能指的是蜀地人民在历史变迁中所经历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终古恩威照此方”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长久以来的治理与教化(恩威)对于这片土地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力量将持续影响和保护这片区域,给予人们安定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的美好祝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寓意深远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蜀地深厚的情感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收录诗词(390)

凌义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康贞元年丈

耕猎为生苦自持,忍将荣誉割亲慈。

文从拙处留真性,体在閒中逗远思。

灏气久知临户牖,仁风自此出櫩茨。

何来多祉偏宜寿,迪吉维天不可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拟古怨诗(其一)

引手得莲子,垂丝跃紫鳞。

等閒连袂出,何处不如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拟古怨诗(其二)

碧桃天上种,幻作金钱花。

却羡沾恩易,房房映日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拟古怨诗(其三)

天然一静女,随例斗长蛾。

那必人言好,蛾眉洵自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