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引

雨雪萧萧闭关卧,劲风吹寒激窗过。

篝灯不寐抚髀坐,哀歌中夜无人和。

只今书牍有三千,不似东皋二顷田。

餔糜一饱寒无毡,男号女啼常在前。

曾闻宁生一叩角,下车载之相齐国。

人生穷达未可卜,布衣且寄灵台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灵台引》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

首句“雨雪萧萧闭关卧”,以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为背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环境。接着,“劲风吹寒激窗过”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助。

“篝灯不寐抚髀坐,哀歌中夜无人和”两句,通过描写诗人深夜独自点燃篝火,边抚髀边低声哀歌的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与孤独。无人应和的哀歌,更加强化了这种孤独感。

“只今书牍有三千,不似东皋二顷田”两句,诗人将自己堆积如山的文稿与古代隐士东皋子的田园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田园生活的向往。

“餔糜一饱寒无毡,男号女啼常在前”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贫困与艰辛。面对饥饿与寒冷,只能勉强充饥,而家庭成员的哭声却时常在耳边回响,增加了生活的沉重感。

最后,“曾闻宁生一叩角,下车载之相齐国”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士宁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得到像宁生那样被重用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人生穷达未可卜,布衣且寄灵台宿”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他意识到人生的起伏不定,无法预知未来,因此选择暂时放下功名利禄,寄情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挣扎,也有对理想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顾玄纬省觐京师因归无锡

五月麦苗黄,南风藕花白。

水驿北归船,饯送勾吴客。

顾侯昔隐勾吴墟,闭户颇窥千卷书。

前年忽忆罗浮胜,捧檄忻乘使者车。

到官十日理山屩,四百峰头采灵药。

未论勾漏有稚川,且喜永嘉得康乐。

春来种秫无公田,禄米只充酤酒钱。

闲寻我辈屏驺从,往往寄饷云霞篇。

侯年方及四十四,思玄已著还山赋。

台省诸公不可留,林泉发兴翩然去。

东门出祖苦匆匆,酒绿蕉黄荔子红。

帆席挂时沾暑雨,蒪鲈归日及秋风。

秋风先到潞河渚,宁亲上寿尚书府。

挂冠即向神武门,扬舲共指春申甫。

第二泉头日快哉,彗山犹有读书台。

笔逢棐几题诗去,棋掩幽窗赌墅回。

小山桂树长吟讽,孤鸿渺渺挥弦送。

访古朝登季子祠,寻幽夕宿张公洞。

君不见张长公,君不见邴曼容。

宦情何有六百石,禄食岂必三千钟。

从此著书年月久,玉检瑶编藏小酉。

他时我亦卧罗浮,书成寄我山中否。

形式: 古风

樵山杂言送严寅叔

山木兮青青,山泉兮泠泠。

君不顾兮忽惆怅,松落色兮泉无声。

昔与君兮卧空谷,泉为琴兮松为屋。

思共济兮苍生,耻自投兮荆玉。

群龙集兮纷相迎,送君出兮谒承明。

眇不才兮独留,云霏霏兮媵予而上征。

君将行兮一停车,饮君酒兮揽君袪。

霖雨沛兮今方须,樵之云兮将何如。

形式: 古风

内兵行

金陵留都根本地,内兵三十有七卫。

祖宗养士二百年,士饱马肥日嬉戏。

计司稍缓散刍粮,众怒甘心黄侍郎。

坐令军士发愤怨,谁为国家存纪纲。

昔年云中曾再变,边镇承平骇闻见。

将无纪律军益骄,张李被害城萧条。

总制必征有中主,洗城汹汹讹言嚣。

皇心本欲诛首恶,劳苦边军岂恩薄。

瓒乎代镇反侧安,绾也抚绥耄倪乐。

留都近事鉴匪远,事定旦夕威不损。

孝陵功德天眷深,万岁金汤固根本。

君不见郭疤子徐毡儿,大同城下甘淩迟。

皇灵四振况京辇,慎勿干纪劳王师。

形式: 古风

潘启猷宅观梁思伯西樵山障子歌

丹丘崒嵂三千丈,紫峤茏葱一万重。

南池堂中开画障,彷佛溟渤之仙峰。

细认梁生作,乃是西樵山。

罗浮相伯仲,秀拔南海间。

梁生此障师董源,颇似米氏兼云烟。

深山尚书畏莫敌,小李将军不敢前。

忆昔梁生共邛杖,更携黎子西樵上。

山中洒墨展生绡,酒酣为我图苍莽。

眼底干岩暮霭生,耳边百道飞泉响。

柴扉松径入萧掺,洞客林僧对清爽。

出山倏已四三年,只今茅屋閒披赏。

梁生已去掌丝纶,黎子金闺作近臣。

猿啼蕙帐岁经岁,鸟唤烟萝春复春。

潘郎近亦理征策,心向云霄卖云壑。

谢安四十卧东山,大笑为君谢逋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