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冻晓鞯露重,夜寒幽枕云生。
岂是与山无素,丈人著帽相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寒冷清晨的景象,并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述,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开篇“春冻晓鞯露重,夜寒幽枕云生”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山中清晨的景色。春天的冰冻在早晨显得特别厚重,每一片叶子都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露珠;而夜间的寒气则使得枕边浮动着轻纱般的云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后两句“岂是与山无素,丈人著帽相迎”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诗人似乎在问自己,难道我与这座山有旧?而那位隐居在深山中的丈人(即隐士),却穿戴着简朴的帽子亲切地走来迎接。这不仅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对山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不详
子去非长往,君恩取大还。
补天留彩石,缩地入青山。
献寿千春外,来朝数月间。
莫抛残药物,窃取驻童颜。
称庆还乡郡吏归,端忧明发俨朝衣。
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息机。
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
旧交邂逅封疆近,老牧萧条宴赏稀。
书札每来同笑语,篇章时到借光辉。
丝纶暂厌分符竹,舟楫初登拥羽旗。
未知今日情何似,应与幽人事有违。
致斋分直宿南宫,越石卢谌此夜同。
位极班行犹念旧,名题章奏亦从公。
曾驱爪士三边静,新赠髯参六义穷。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
直继先朝卫与英,能移孝友作忠贞。
剑门失险曾缚虎,淮水安流缘斩鲸。
黄阁碧幢惟是俭,三公二伯未为荣。
惠连忽赠池塘句,又遣羸师破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