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彦敬山村图卷

我昔游七闽,百岭争巀嶪。

白云涨川原,深谷如积雪。

又游天姥岑,幽磴缘曲折。

长林翳寒日,十里行落叶。

转头五十年,遐想正愁绝。

开图意忽动,惝恍生内热。

何当驾松广,分我翠一叠。

弁阳我所庐,见谓山水窟。

漂零愧楸槚,岁月老薇蕨。

平生阮遥集,足痹屐齿折。

何当赋归田,初志遂所惬。

怀哉复怀哉,清梦绕林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密所作的《题高彦敬山村图卷》,通过描绘诗人对过去游历山川的回忆,以及对当前漂泊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憧憬。

首句“我昔游七闽,百岭争巀嶪”描绘了诗人昔日游历福建时,群山竞秀的壮丽景象。接着“白云涨川原,深谷如积雪”进一步渲染了山间云雾缭绕、深谷白雪皑皑的奇幻景色。随后,“又游天姥岑,幽磴缘曲折”则将视线转向更为神秘的天姥山,山路蜿蜒,充满了探索的未知与刺激。

“长林翳寒日,十里行落叶”描绘了深秋时节,林木茂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落叶铺满了道路的景象。而“转头五十年,遐想正愁绝”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开图意忽动,惝恍生内热”表达了诗人看到画卷时内心的激动与恍惚,仿佛回到了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接着“何当驾松广,分我翠一叠”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再次体验山林之美的渴望,希望能在松广之地,分享一片翠绿。

“弁阳我所庐,见谓山水窟”则提到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被人们认为是山水的洞穴,强调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而“漂零愧楸槚,岁月老薇蕨”则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自省,感到愧疚于未能像古人一样享受自然,岁月已老,只能以薇蕨为伴。

最后,“平生阮遥集,足痹屐齿折”引用阮籍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因长期行走而脚趾变形的无奈。而“何当赋归田,初志遂所惬”则是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实现最初的愿望。结尾“怀哉复怀哉,清梦绕林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怀念,以及在梦中再次徜徉于林间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题温日观葡萄

百八牟尼颗,携将万里游。

归来还自笑,何不博凉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古墓

碑断苔荒土半穿,老狐号冷穴空垣。

珠襦玉碗谁携去,翁仲相看不敢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杂诗

万类更变化,造物无时闲。

人生天地中,长短百年间。

未知百年后,奄忽何时还。

辛苦立修名,留用后世看。

后世既无我,于我何所关。

有如梦中游,梦觉无馀欢。

天理正如此,一笑付达观。

形式: 古风

跋晋王大令保母帖

王郎擅风流,笔墨美无度。

残砖与断刻,亦有神物护。

埋光八百载,复出疑有数。

伟哉羲献迹,并见山阴路。

抗衡丙舍帖,突过黄初赋。

景师与阳朔,漶漫不足数。

要须中山石,乃可与之伍。

十行百馀字,一一生媚妩。

家鸡与野鹜,此论吾不取。

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我贫乃嗜此,字字若可煮。

不知何物媪,托此传万古。

却怪玉匣书,反累昭陵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