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吕明父学士

当日功名指顾收,一言悟主过千秋。

去登霄汉如平地,归到云山尚黑头。

解组行参莲社客,挥金坐揖醉乡侯。

谢公不为苍生起,拥鼻重来可自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当日的功名轻易可得,一句话就能让君主明白千年之久。
登上天空就像走在平地上,回归山林时我还年轻。
解下官职,我如同莲社的客人,挥洒金钱,与醉乡侯共饮。
谢公不愿为了百姓起身,如果再次拥有自由,是否会改变心意?

注释

当日:当时的。
功名:名声和地位。
指顾:轻易之间。
悟:理解,启发。
过:超过,这里指影响深远。
霄汉:天空。
平地:比喻容易。
尚:还。
黑头:指年纪轻,头发未白。
解组:辞去官职。
莲社客:指隐居或志趣高洁的人。
挥金:挥霍金钱。
醉乡侯:借指沉溺于酒色的人。
谢公:指谢安,东晋名臣,以隐居著称。
苍生:百姓。
起:起身,出仕。
拥鼻:形容思考的样子。
自由:此处指重新选择生活的自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酬吕明父学士》,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态度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首句“当日功名指顾收”描绘了吕明父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显著成就的情景,然而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一言悟主过千秋”,即通过智慧和洞察力影响后世。接下来,“去登霄汉如平地”象征着吕明父的高远志向,即使仕途顺畅也能视之如履平地。

“归到云山尚黑头”则暗示他即使身居高位,仍能保持清高,未至暮年就选择归隐。“解组行参莲社客”描绘了吕明父投身于佛教或隐逸生活,与志同道合者为伍。“挥金坐揖醉乡侯”则以豪放的姿态表达对权贵的淡然,即使富有也能轻易舍弃,享受醉生梦死的生活。

最后两句“谢公不为苍生起,拥鼻重来可自由”借用东晋谢安的典故,表示如果吕明父不愿为百姓出仕,那么他完全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俗世牵绊。整首诗赞扬了吕明父的才智和超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和向往。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酬应物见戏

扣门赏竹任推排,兴尽归舟挽不回。

平世山林成偃蹇,新年词句得参陪。

醒心正赖挥毫疾,误笔仍须送喜来。

书省不应烦乳媪,一时除目尽英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酬智叔见戏二首(其二)

雨花风叶未宜春,私柳官渠白下门。

每度清溪嘲短发,时容使席近芳樽。

雄蜂雌蝶元非偶,野马游尘不佐鲲。

若许成功当封赏,请看子子与孙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酬智叔见戏二首(其一)

百念皆空习尚存,稍修香火踏空门。

槌腰摩腹非春事,割爱投闲覆玉樽。

白发情多犹可染,骖鸾兴尽却乘鲲。

上界纷纷足官府,也容河鼓过天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酬智叔见赠

老去斯文不更论,却因夫子话师门。

清谈不待倾三语,胜日何知共一樽。

逐北我方填坎井,图南谁得料鹏鲲。

过逢为说侯芭在,卧楫生衣犊有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