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怀旧寄林七膳部

露漏沈沈,洞房灯悄,鹊翻庭树。

夜凉如水,人倚玉箫何处。

澹纵横、疏星断河,点衣黄叶飞四五。

向此时感旧,非关宋玉,悲秋情绪。追念章台路。

共缓辔芳尘,妒花惹絮。旧游梦寐,总付相思新句。

想风流还在匆匆,暗惊鬓底霜几缕。

凭危栏、立尽归鸿,脆角凝清曙。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辑的作品,名为《琐窗寒·怀旧寄林七膳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露漏沈沈,洞房灯悄”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的画面,露珠滴落,室内灯光微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紧接着,“鹊翻庭树”则是对这宁静之中突如其来的生动瞬间的捕捉,表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观察。

“夜凉如水,人倚玉箫何处”更深化了这种寂寞与清冷。夜晚的气温犹如流水般清凉,诗人以此形容夜的凉意,同时也隐含着对某个人的思念,这个人或许正在月下倚靠着玉箫(一种古代乐器),但具体在何处,却又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澹纵横、疏星断河,点衣黄叶飞四五”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澹指的是天空中的淡淡云彩,纵横形容星辰分布不规则;“疏星断河”则是说稀疏的星光似乎在夜空中切割出一条河流的轮廓。黄叶飞舞,如同雨点般落下,是秋天特有的景象。

“向此时感旧,非关宋玉,悲秋情绪”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这种感觉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历史人物宋玉,而是普遍的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悲凉。这里的“悲秋”不仅仅指对秋天的感慨,更是一种生离死别、时光易逝的深沉情绪。

“追念章台路”则是诗人对某个地方或某段经历的怀念,章台路可能是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地方,或是有着重要记忆的地方。紧接着,“共缓辔芳尘,妒花惹絮”表现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慢慢行走在这条充满美好回忆的道路上,同时也对那些已经逝去的时光感到依依不舍。

“旧游梦寐,总付相思新句”表达了诗人将往昔的游历和现在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将这些情感凝聚成新的诗句。这里的“旧游”指的是过去的经历,“梦寐”则是对那些经历的回忆,如同做梦一般。

最后,“想风流还在匆匆,暗惊鬓底霜几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迅速流逝的感慨。风流指的是时代的变迁和文艺的雅致,而“匆匆”则形容时间的急遽。同时,诗人也暗惊于头发中已经悄然间杂入几缕白霜,这是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象征。

“凭危栏、立尽归鸿,脆角凝清曙”则是在描绘一个早晨的景象。诗人倚靠在高而陡峭的栏杆旁,看着大雁排列成行飞向远方,而太阳渐渐升起,天色变得清新,这种景象又唤起了诗人的无限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相思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感世界。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抒发与自我安慰。

收录诗词(45)

张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沁园春》(今泽先生)词,自序云:“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有词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等

  • 字:宗瑞
  • 号:矛东仙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相关古诗词

绮罗香.寿赵太卿

欲雨凉生,初弦月在,画戟香中清啸。

旋种芙蕖,深夏木兰芳沼。

银汉入、天镜搀秋,福星度、雪阑争照。

又谁写、万幅莼波,一江佳思到鱼鸟。

吴儿眉语笑里,要见圜扉绿遍,平畴青绕。

羽扇纶巾,萧洒玉貌长好。

问千年、庆会风云,正此日、静春花草。

更弦管、非雾非烟,鹤声帘幕晓。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貂裘换酒/贺新郎.寓贺新郎乙未冬别冯可久

笛唤春风起。向湖边、腊前折柳,问君何意。

孤负梅花立晴昼,一舸凄凉雪底。

但小阁、琴棋而已。

佳客清朝留不住,为康庐、只在家窗里。

湓浦去,两程耳。草堂旧日谈经地。

更从容、南山北水,庾楼重倚。

万卷心胸几今古,牛斗多年紫气。

正江上、风寒如此。

且趁霜天鲈鱼好,把貂裘、换酒长安市。

明夜去,月千里。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阑干万里心/忆王孙.寓忆王孙

小楼柳色未春深。湘月牵情入苦吟。

翠袖风前冷不禁。怕登临。几曲阑干万里心。

形式: 词牌: 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