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初秋

风檐迎玉露,青梧报候,一叶落池边。

怪花开花谢,秋去秋来,景物换年年。

已凉未冷,便早夜、将息都难。

问近来、悲秋宋玉,可否异从前。恹恹。

未秋先病,到晚偏愁,正孤帏梦懒。

曾不记、看花紫榭,步月红阑。

罗云缕缕招人望,望故乡、千叠云山。

能遂否、乡心张翰今番。

形式:

鉴赏

这首《渡江云·初秋》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王易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色和词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风檐迎玉露”形象地写出秋风轻拂,露珠晶莹,落在屋檐上的景象,展现了初秋的清凉与宁静。"青梧报候,一叶落池边"则通过梧桐落叶,暗示季节更替,时光流转。

接下来,“怪花开花谢,秋去秋来,景物换年年”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感叹花开花落,时光如梭,年复一年。"已凉未冷,便早夜、将息都难",写出了初秋微凉的夜晚,词人难以安眠,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问近来、悲秋宋玉,可否异从前"借用宋玉悲秋的典故,表达自己对秋天情感的变化,是否与以往有所不同。"恹恹。未秋先病,到晚偏愁,正孤帏梦懒"描述了词人身体不适,情绪低落,连梦境也变得慵懒。

最后,“曾不记、看花紫榭,步月红阑。罗云缕缕招人望,望故乡、千叠云山”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眼前却只能遥望远方的故乡,云山重重,引发强烈的思乡之情。“能遂否、乡心张翰今番”以张翰辞官归乡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回归故乡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初秋景色和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对生活变迁和乡愁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眉妩.居封三月,近将旋里。邑中古迹如淳于岗、青陵台诸地,皆未一至,临去依依,遂成此解

记穷中载酒,客里看花,寥落未堪语。

小梦萦秋被,华胥路,遥遥一枕何许。

无根萍絮,又此番、随水来住。

但辜负,半壁斜阳老,胜游久无主。

犹念,愁人怨蝶,向槐阴独梦,台畔双舞。

千古伤心事,功名外,尚有痴呆儿女。残风败雨。

问甚时、花记前度。便兴废重题,都收入、锦囊去。

形式:

沁园春.秋风将至,人将远行,倚装待旦,疥壁留别

冷院虚窗,坐数残更,短角乌乌。

正秋风入幕,扇悲捐箧,白云在望,人喜膏车。

习隐金门,藏身人海,不念蒪羹鲈脍乎。

今而后,定狂吟纵酒,方属吾徒。

长卿四壁犹虚,笑索米王门一事无。

忆青灯十载,但馀瘦影,黄尘百丈,长染轻裾。

鸟倦知还,驹过竟逝,报道南山归敝庐。

休留恋,任他年有泪,不洒黄垆。

形式:

贺新凉.怀林浚南即寄

天末孤鸿疾。想东南、无边胜概,合留吟屐。

海上成连知何许,绝调几时闻得。

念湖海、飘零倦客。

跨马出郊时极目,恨身无、彩凤双飞翼。

相见也,定何日。江湖满地多秋色。

望中原、青山一发,但馀残弈。

月不圆时花未好,转眼叶黄云碧。

又旧雨、几番追忆。

我是黄须君青兕,更群推、白也诗无敌。

风雅事,已陈迹。

形式:

台城路

秋风摇落江潭柳,攀来遽牵离绪。

野馆星飞,寒窗叶碎,都是梦难成处。流年迅度。

记淅淅零零,暗宵疏雨。

门掩梨花,依深犹自剪窗语。

凭君细问旧迹,箧中亲检取,残泪曾污。

酒后高吟,愁边瘦句,读罢不禁悽楚。斜阳老树。

问蜡屐云筇,那时相聚。重过黄垆,旧游人在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