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理之赴孔林书新庙碑

王子嗜字学,阖户攻古籀。

曾莫求人知,摸拓乌衫袖。

发绪到秦封,探赜更周狩。

前年灵光菑,再搆初观复。

工讫乃纪载,伐石获良琇。

钜公实脩辞,摽美书岂后。

远檄举王子,宪抚识不谬。

膏车未谋人,径作千里就。

圣德无假托,高揭有永寿。

譬虽衮裳贵,亦见附绘绣。

握笔敬在先,书法要缔究。

匪徒求妩媚,结体务庄厚。

老夫爱莫助,赠言恃惟旧。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为好友王理之书写孔林新庙碑而作的赠诗。诗中赞扬了王子(王理之)对古文字的热爱与专研,他闭门苦读,深入探究秦封和周代的文字奥秘。诗人提到前年发生的事情,可能是指新庙的建设,王理之积极参与并负责碑文的撰写,选用优质石材,显示出他的文学修养和书法才华。沈周高度评价了王理之的文采和对书法的严谨态度,认为他的作品不仅华美,而且结构庄重,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期待其作品能流传久远。最后,诗人以服饰上的华丽比喻,赞美王理之的才华,并表示自己虽不能直接帮助,但会以旧交的身份给予鼓励和支持。整首诗体现了对学问和艺术的尊重,以及朋友间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题王理之草心斋

青青坟上草,坟下母不起。

根秪母处生,其心发子所。

子心所以发,在母非黄土。

母德如阳春,恩大无可补。

永怀天地间,不共草荣腐。

形式: 古风

托嘉本初上人寄题灵谷寺

帝阙东来灵谷寺,个中但少一寻师。

千行松下当容杖,八德泉头尚欠诗。

今日林惭应属我,旧时墩姓又从谁。

轻缣淡墨追空影,白发真游未是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太仓兴福寺观刘鸾塑观音像

古寺阴阴古佛栖,壁中波浪海高低。

花因触喜偏饶笑,鸟解寻声亦乱啼。

化境慈悲千种相,人间影响一镘泥。

老僧香火如如地,时眼来观秪欲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宿吉公永安堂夜静怀澄复留一首

清酣散江风,展火对不寐。

澄怀入禅观,真若超世谛。

自顾衰飒境,挂住亦良计。

江山不厌客,诗壁无旷地。

州人亦可脩,舟楫日容易。

笑我雪鸿迹,天地堑为寓。

形式: 古风